送交者: 飘 于 March 13, 2005 22:01:52:
回答: 这反科学的反原来是集合论的意义上的“反”,是全集合中包括可以和科学共存的科学以外的其它元素。 由 霍林河 于 March 13, 2005 09:38:55:
来这网上聊天的大都是咱们的同学故友, 在这也就是灌灌水, 说说悄皮话儿, 逗逗乐儿. 但此文在这里是以论文的方式出现的, 咱就事论事, 既然是论文咱就按论文的方法来评论此文. 先说说引文, 文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词汇, 比如标题中的三个词: 唯科学, 反科学, 伪科学. 这些词汇大都是汉译英的舶来品, 而且讨论的问题都是起源于西方社会. 有一点俺不明白, 既然是起源于西方社会的问题, 为何您不引用原文原始文献? 是闲麻烦还是读不懂? 既然是写论文, 就要有负责任的态度, 读懂最原始的东西, 您才能知道您在说什么.
还有些不大顺耳的话不得不说出来, 比如引文14, 您的大作中提到” 吴国盛指出,科学时代有一个隐含的伦理,即凡是技术上能够实现的,就是应该实现的[14]。” 再看引文14: “[14] 田松.在技术时代的底气[N].北京,中国图书商报.2000-03-07(5)”. 既然是”吴国盛指出”的, 那您为啥不引用人家的原始文献, 而引用您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东西? 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 总得有个规矩是吧? 咱在这不说难听的话, 但最低级的要求您得尊重别人的劳动, 否则与贼无异. 再说说您能否用报纸上的东西来论证您的观点, 按学术界的定义, 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东西, 只能算做宣传, 是不能拿来当论文用的, 更不能拿来做证据去证明某种学术观点. 否则您的名誉立马儿就臭大街了.
还有“经过一个世纪的批评与消解,唯科学主义在西方已经失去其权势话语的意识形态地位,而在大众语境中,科学反而更多地具有负面的形象。反科学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 俺在外边呆了小二十年了, 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和工作过, 平时闲下来的乐趣就是与各个种族的各路人物聊聊天, 也许俺见识短, 除了极端的宗教界人士外和刚吃了摇头丸的teenage外, 俺还从来没听到或感觉到什么” 科学反而更多地具有负面的形象。反科学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 就连无知无畏如小布什者, 也不敢说这样的话.
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