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一默 于 March 23, 2005 17:04:28:
回答: 明白了。 由 lyz 于 March 23, 2005 15:39:17:
"白鳍豚6岁左右性成熟,母豚一般2年一次怀胎,孕期约10个
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有点像大猫熊. 江水质量太差,即使
不死,他们的很多功能都退化了.
看了两条2002年的消息, 白鳍豚和长江江豚好像都保护起来了.不过
白鳍豚到02年只繁殖了一条. 下面这俩条消息, 进的特慢, 给你Copy
在这儿. 如果能进去下面的Link, 那篇文章不错,很知识性, 值得一
读.还Link更多的资料. 有一条就叫"保护白鳍豚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山)谷的回音:-)). 但没说出123来.
==============================================
2005年3月23日 星期三
新闻资料:白鳍豚人工养殖基地和自然保护区站
新华网 (2002-06-13 08:29:39)
稿件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6月13日电(记者 陈新洲 杨希伟)长江流域目前建有白鳍豚人工养殖基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共9个。
为使国宝白鳍豚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于1992年7月在武汉东湖之滨建成了一座白鳍豚科研馆。这是中、日两国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是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淡水豚类饲养繁殖系统和科研基地。我国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在这里已生活了22年。“淇淇”的居住厅由主养池、副养池和治疗池三部分组成,其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篮球场。
除武汉东湖白鳍豚人工繁殖研究基地外,长江流域建有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保护区和5个保护站。
1992年建立的长江洪湖新螺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江段全长135.5公里。其北岸属湖北洪湖市,南岸分属湖北赤壁市和嘉鱼县,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鳍豚及其栖息地。保护区上段为洞庭湖湖口,鱼类资源丰富。这个保护区是长江干流的一段,今年3月8日,最新观测到白鳍豚在此江段活动的踪迹。
1992年建立的长江石首天鹅洲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它包括89公里长的长江石首江段和21公里长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水域。长江天鹅洲故道水域天然鱼类资源丰富,渔获物年均产量在40万公斤左右,共有7目11科29种。适于白鳍豚的饵料鱼类约占45%。
长江石首天鹅洲故道内目前没有白鳍豚,但这里成功地迁养和繁殖了白鳍豚的“近亲”--23头江豚。专家们将这里定为白鳍豚进行迁地保护的主要场所。国外专家甚至认为,长江天鹅洲故道是唯一适宜白鳍豚迁地保护的地方。
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安徽铜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这里两年前由白鳍豚养护基地升格为省级保护区。去年在保护区江段观测到白鳍豚活动的踪迹,并进行了录像拍摄。目前,这里正在申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个白鳍豚保护站分别建在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保护站主要承担一些白鳍豚观测项目。(完)
==========================================
江豚迁地保护获得成功
新华网 (2002-06-13 08:29:39)
稿件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6月13日电(记者陈新洲 杨希伟)白鳍豚的“近亲”--长江江豚,迁移到天鹅洲长江故道保护繁殖获得了成功。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张先锋博士说,此举开创了世界上鲸类动物迁地保护成功的先例。
长江江豚(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一种小型齿鲸。它和白鳍豚都是长江独有的哺乳动物。江豚属国家二级水生珍稀保护动物。
白鳍豚及江豚研究专家张先锋博士介绍说,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加剧,航运迅猛发展,加上渔业资源减少等原因,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1992年约有2700头,目前已降到不足2000头。鉴于江豚的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减少,江豚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92年,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将捕捉到的5头江豚,迁到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保护区进行养殖。1996年和2000年,又相继捕捉10头江豚放进了天鹅洲保护区。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宽阔洁净的故道江面上不时有灰黑色的江豚探出头来呼吸。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肖四新介绍说,江豚不但能在故道里健康生活,而且还能正常交配繁殖。10年来,陆续迁进故道的15头江豚(死了几头)现已发展到23头,近几年每年新生的小江豚有2头至3头。
天鹅洲长江故道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建立于1992年。这里过去是长江主航道,是白鳍豚和江豚的栖息地。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取直后形成了现在的长江故道。故道长21公里,水面约3万亩,水质洁净,鱼类资源丰富,不通航,人类活动少,没有工业污染。故道保护区内目前没有白鳍豚。
张先锋博士说,天鹅洲长江故道保护区不是人工饲养,而是半自然保护区。江豚的生活习性与白鳍豚基本相同。江豚在天鹅洲迁养繁殖成功,为更好地保护江豚提供了信心,也为白鳍豚的迁地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完)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
相关新闻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北京设置89个防汛指挥机构和21万人抢险队伍
北京规划八大交通枢纽 到2005年全部建成使用
2001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168万天价钢琴惊现燕莎 同类品全世界不过三架
2001年度《上市公司》50强揭晓 中国石化位列第一
夏蝗虫肆虐山东告急 每平方米最高聚蝗6000余头
经营不善负债累累 中国最大私人博物馆面临易主
高考临近 北京6月20日至高考结束不再批夜间施工
31名民主党议员就美退出反导条约向法院起诉布什
阿大国民会议前各派激烈较量 会议时间一推再推
“烽火佳人”--西方战地女记者的战地有情天
大国民会议在即 谁将领导阿富汗
布什要建国土安全部
以军围攻阿拉法特官邸
印巴:多国人员开始撤离 中国大使馆未受干扰
俄罗斯的现实理想:“取得与大国相称的地位”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