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复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逗哏的 于 May 06, 2005 23:11:02:

回答: 应应答 由 cindy 于 May 06, 2005 14:42:15:

[通读2遍,有1句话深入我心了。]别的话呢,深入到肝了吧?:)

[等绝对儿证书发下来,我。。。我挥刀断腕豁出去了,撕一半儿给你]我说咱俩就不能share一张证书吗?人说“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意思就是要拿斧子把内铜牌牌儿一擗两半儿啊?:)

[看来这对子的意思没什么章法可循,跟着“意思流”走就是了哈。]看来“通读2遍”还是不够D,至少得再通读2到3遍:)。俺的意思是,对对子有章法,但不必拘泥于章法,有通例就有例外嘛。不过d不过,俺用“气冲霄汉”对“响遏行云”,意思、词性和气势之外,主要考虑了平仄:“冲”平“遏”仄,“汉”仄“云”平。不足者,“霄汉”是并列结构,“行云”是偏正结构。说来说去,俺还是墨守成规之人。不跟你罗嗦了,咱还是听听颦儿是咋说的吧:

[且说香菱……便往潇湘馆中来。……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里头有句话颦儿说错了,也许是抄书的人抄错了——应该是“实的对实的,虚的对虚的。”

“气贯长虹”对“响遏行云”正是所谓“顺的”,既然古人都那么灵活,咱还有啥说的?——立即颁发绝对儿证书!:)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