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吉坛五周年生日--《巴陵夜话》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愚人 于 May 30, 2005 12:37:27:


巴陵日记(一)

十八日晚六时,发京师西客站。此行六人,为某旅游规划院策划湖南岳阳张谷英村旅游规划事。除副院李君外,尚有园艺专家王老、生态地理专家童女士、图象资料整理小萧,余职历史文化考察,又策划湄子小姐尚滞南昌,不及同路。

车系北京至长沙特快,晚发朝至,仅十四小时耳。全车软卧,甚洁。向晚无事,聚谈甚欢。李君者,长沙人,地质博士出身,健谈之徒也。彼尝五进西藏,阿里、墨脱、雅江大峡谷俱至焉,又尝首探南极,践履北冰洋,所谈之事固闻所未闻也。自谓乃中国南极基地首批探路者,曰:“北极艰辛远逊于南极,盖少风。”第南极寒洌殊非吾人所知,彼时基地址未遑定,卧帐篷数日,唯饮冰杂罐头耳,时遇大风,人几被风吹去。

晨八时许抵长沙,岳阳县领导候站前,食顷,即沿国道北驰。余一别长沙二十年矣,路侧新屋争奇斗丽,几不识。其国际贸易中心大楼壮丽巍峨,高入云霄,闻为全国第二。天阴欲雨,车过浏阳河,近湘江后,余竟沉沉入睡。午时抵渭洞乡。

渭洞东去岳阳县城一百五十里,在湘北群山间。今称渭洞为“张谷英`”,谷英者,此镇村之始祖也。为旅游招揽改名故,虽与西法合,于吾国地名取法究属不伦。改革二十年间,此类改名已成恶俗,如九寨沟市、都江堰市、张家界市,更有穿凿附会如香格里拉县,恐后之修方志者,难辨晨昏。

是午,县委刘书记、徐副县长并县旅游局刘副局长、乡文物所易所长、张谷英村村长、书记做东,宴吾侪一行。菜乃农妇中馈,无非当地特产鲜笋、腊肉耳,亦乡村风味。惟王老病胃,菜肴不敢加辣,殊失湖湘风格。有不知名植物炒肉片者,颇清脆生香,怪而问主人,曰:野栀子花也。

午休后,由乡旅游局黄小姐导游,一行徐步入张村。

按张氏族谱载,明初,有张谷英者,自吴入楚,避兵罹于渭洞近郭新墙,后七世孙迁渭洞,遂代代相仍,子孙繁衍,聚族而居,至今已历六百余年,凡二十七世。所可怪者,其居屋按嫡庶之分,旁及枝蔓,呈“丰”字作鳞次骈比状,渐次衍漫成一大村里而无外姓杂入。村前有二水环流,村头有小山巍峙,曰“龙头”,固形胜之地也。屋与屋无墙间,唯天井与甬道相隔耳。天井盖作代与代别之用,其间备有神龛,供某代祖考妣之神位,绝无僧道之迹。神位旁或楹联、或扁额,文俱克勤尽孝弟之意,书法尚称不恶。天井又或作透气、排污之用。甬道亦作防火墙用。惟屋落之中,少树木花草,于人有压抑感。有明时建者、有清时建者、有民国建者,皆瓦屋砖木粱柱。村民鸡犬相闻,日习于斯,若不知魏晋焉,故旅游介绍书多所矜夸。以余之见,其潮湿阴暗,肮脏多破败,极类余少时所居锦里老屋,由是可知,古时城乡庶民生活无甚差异也。

村共二百零八户,六千余张氏子孙,清季以前,多务农,所谓耕读传家也。尝举进士一人、举人几员,间有外出经商者。六百年间,无论名利,皆无显赫者也。据黄小姐释,此村风水宜人丁兴旺,不宜功名利禄云云,姑妄信之耳。

晚宿乡旅游处办公室,一夜风雨。

巴陵日记(二)

廿日,乘车去芭蕉、杨河。两地东北去渭洞四十余里,属张谷英乡。路极难行,颠簸几至骨酥。沿山麓行约二十里许,至芭蕉镇,此地气候较暖湿,故多芭蕉,点缀于马尾松林间,亦可观。复行五里,有山溪,清澈见底。山固花岗岩与页岩基底,故水质甚佳。刘局谓此处将辟一水库,导水入溪,使之常年不竭,籍作竹筏漂流。计水库并修缮公路,赀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