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琉璃猫 于 March 21, 2007 22:34:05:
回答: 光看前面的Note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后生可畏! 由 西里 于 March 21, 2007 21:11:55:
国内长期的应试教育,扼杀了不少独立思考的火花。
同感,只是现在不要说大学生,就象点点这样一年级的学生,都是每天除了作业后,没有任何时间读闲书。比起加拿大来,我真担心点点的路会变呆了,当然如果能上升到呆呆阿姨那一高度,我就会拍手称快了。
我们在加拿大的时候,每周都去一次图书馆,在那里点点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书。他从天文地理到桥梁机车,从曼德拉到爱迪生,从古希腊艺术到航天飞船,每周都至少读20本书,当然每本书他都不一定看完,有的甚至就看个封面。虽然仅凭着兴趣,他也记住了不少。
比如,这次我们去海南,在飞机上有人问他,
“飞机的尾部为什么上翘?”
他回答说:
“我不知道why,但是我知道aerodynamic。”
“什么?”
“aerodynamic”
。。。。。
既然他说出了原因,我觉得他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我连问了几遍,我都没于搞清楚,最终还是那位问他的工学出身的爷爷说出来了,
“空气动力学,”
“哇,就冲你能说出这个词来就不简单啊!”
而点点在我们一下飞机,就赶紧翻阅我们随身携带的书籍,那是一本英语百科1000问答,书中没有完全相同的问题,但是他找到了“lift”这个词汇。
“对,就是lift”
。。。。。。。。。。。。。
我想生长在国外的孩子,有许多的自由空间让他去思索,而国内的孩子已经没有这一空间和时间了。每日里,老师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道的都传授给孩子,字,词,多音字,成语,古诗等等,他今天早上起来还在背:
“黑云翻墨未遮天,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就这个“望湖楼”,他背了学多遍都记不住。。。
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正是国外与国内的区别所在。因为点点的很多知识不是来自学校,而是电视和图书。
有时间,才会去思考,而有思考,才可能产生火花。能思考的时候,让他去记忆,一但记忆成形,他只会去找现成的答案,而不知道去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