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o: 知识份子=知识分子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cindy 于 May 20, 2007 12:35:25:

回答: 古道任意行(十三) 由 老椰子 于 May 20, 2007 01:07:43:

“生活垃圾都从上层地板预留的洞或缝隙扫下,直接掉到一楼。那时候,生活里还没有什
么坚硬的无机化学品,垃圾被牛踩一踩就成了肥料。现在,这种总体结构仍然保持,但下
层基本上也用来住人了。”

这段让我想起了在国内工作时碰到的一类似设计,不过那不是2层,是18~36层的高层住
宅。18层的是跃式结构,设计院就设计了这么个垃圾通道,从顶层通到底层,垃圾口在每
间隔层电梯间。图纸预审时甲方就对这垃圾通道的可通性提出怀疑,设计院信誓旦旦地打
保票说没问题。说新加坡就是这么用的(这片楼群是当时主管基建的副市长去新加坡考察
看中后,回来指定了这家设计院照葫芦画瓢“设计”的)。结果按图施工。一交付使用问
题就出来了,垃圾掉不到底儿,天热,电梯间臭气熏天。反映上去,设计院来看,说,使
用不当。人新加坡居民都用统一尺寸的垃圾袋,不散装儿,不堵道儿。你们这都用买菜的
朔料袋儿,口儿都不系就往里扔,全粘通道壁上了,能不堵么。于是,房管部订购了特制
垃圾袋,让居民购买。居民们哪有那觉悟啊。最后,此垃圾通道不得不封死,改回惯常的
挨门挨户收垃圾了。

“有人说,过去是由人推动的,要用非常大的力气才行。当我刚看到转经筒时,它是静止
的。但过了不久,它忽然转了起来。没有人推。显然是电动的。地上四周有一些探照灯,
晚上的时候,这里光芒万丈。 ”

除了你,不知还有谁能注意到这个“电动”:)。
光芒万丈,夸张到位,很提神:)

“阿布老人说:我的房子不开放,只给少数人看。现在,这几个女同志来自我最尊敬的人
的家乡,所以我让你们上来一些人。”

他最尊敬的人来自哪里?

“加拿大人拿出一张钞票。老人皱眉表情不满。加拿大人又拿出一张钞票。老人这次毫不
犹豫,不耐烦地收回简介。一次可能的访问不欢而散。”

真的非常尴尬。那加拿大人那张钞票是多大呢?我也像你似d,真的很难猜:)

“我见一个人问一个人。终于,一个店铺女主人指着30米外的一个建筑物说:不就是藏经
堂吗?藏经堂就是纪念馆。”

真是成全你呀。我发现你这一道儿(so far 是半道儿:),你总是有贵人助你。

“他深情地说:大哥一个人随意走,山高水深,菩萨会保你一路平安。”

我都深深地感动了,别说你了。

喜欢这篇。谢椰大老。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