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愚人 于 August 27, 2007 17:00:18:
回答: 古道任意行(二十九)[完] 由 老椰子 于 August 26, 2007 21:54:07:
二郎山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海拔接近四千米,在青藏高原说来简直是一个小兄弟。可是二郎山却非常突出,其原因在,二郎山南部曾经是明清进藏的主要通道之一。二郎山横亘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之间。其东麓正好与康定通往泸定之间的瓦斯沟--清时称鱼通(估计那时瓦斯沟里的鱼甚多)。瓦斯沟是四川盆地通往甘孜,以至藏区的最捷径,清时驻藏大臣多从瓦斯沟入打箭炉,例如著名的果亲王就是从瓦斯沟进入打箭炉的,他在瓦斯沟里宿了几个晚上,留下了他对瓦斯沟风景赞叹的诗,也留下了他和土司女儿的恋爱传说。瓦斯沟西起康定,东达大渡河在沟里的急转弯处姑咱。六十里间,海拔下降了一千五百多米,结果叠瀑不断,气势壮美,可惜水电部目前在沟中修的七八座电站把风景破坏得差不多了(老椰子兄这次从瓦斯沟-你叫康定河到泸定应该有所体会)。那时管理打箭炉的土司称“长河-鱼通”土司,后称明正土司,明正土司是川边最大的土司,占有甘孜数县的面积。终清朝三百年间,明正土司对朝廷最恭谨,明正土司帮助清王朝稳定了四川西部的局势,雍正以后,明正土司属于雅州同知管,外加管理的其它土司,雅州遂成为四川最大的州。但是,明清进二郎山马道非直接从雅安西行,而是从雅安向南,经大相岭,过泥巴山(就是《后汉书》王阳返髻的险路),从二郎山南部入泸定。
川藏公路原来穿越二郎山一段非常危险,在于二郎山东麓是雅安雨区,非常潮湿,所以夏季经常塌方,冬季多冰雪,路滑。二郎山之西麓,景色苍茫迷离,光秃秃的馋崖直插下高差达二千米的大渡河河谷,河谷正好就是依山傍水的泸定城。
二郎山之东,是天全县。二郎山向天全一面植被甚丰,绿云萦绕,美不胜收,尤其在春季和煦的阳光下,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五色杜鹃,到处是流泉,飞瀑,深峡,小溪,尤以老公路(因修筑凉风垭隧道,包括别托大隧道,今已不通)的风景最为壮丽。1941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和叶浅予结伴到二郎山写生,那时二郎山尚未修通公路,想野意盎然。张大千一幅著名水墨画就是画的二郎山。
天全旧称碉门,南宋末,为侵入四川的蒙古军队所建,原意在联络西蕃共同进攻久攻不下的南宋四川。其后,蒙古在四川的攻势渐衰,碉门一度被南宋军队焚毁。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以后,曾一度占领天全,寻被驻守川边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军与薛岳的中央军阻遏,乃北向宝兴,翻越大雪山入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