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大哥好,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麦子 于 October 06, 2007 20:39:02:

回答: "一首诗,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流传,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戏仿作品" 由 霍林河 于 October 05, 2007 22:18:10:

你爱护小弟,俺心知肚明。

其实这篇文章我没有想夸她,在结尾中我强调,她这个玩法早在1980年代已经玩过了。与那些人相比,她并不算优秀。我也没有想把她捧成大师啥的。但我还是愿意为她辩护一下。诗也是可以这样写的。
我这人一向叛逆,喜欢佛头著粪。这也是吉大诗歌徐敬亚以来的传统。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比方。有人把诗歌(或者艺术)当作一个精制的盘子,诗人的能力似乎在于,怎么样把盘子做得精致,做得漂亮——这样一来,诗逐渐成了与心灵无关的工艺品。而吉大的诗人则往往这样,他们把盘子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啪,摔了。
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这种摔盘子的工作,自己也跟着摔盘子。当然,现在我也在考虑建设的问题。不过,对于摔盘子的事儿仍然欣赏。

赵丽华其实也说不上摔了个多大的盘子。不过,既然是她引起了这么一个事件,我也就跟着说说这个事件。这个东西本来是在我博客上的,本来没有打算发表,后来〈艺术评论〉说要用,我当然也很高兴。

我觉得,诗歌本身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的确是人人都可以做诗的。陕西农民能够顺口就唱,见啥唱啥,那就是诗歌。诗是语言的灵魂,如我在文章里说的,每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内心深处都会隐藏着以诗歌呈现的愿望,如果这个愿望以讽刺赵丽华的名义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是件好事。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见。

我看了几个老贴,发现咱们屯子里正在兴断行,这是诗歌本能的一个表达方式。挺好的!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