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弗洛伊德,且听小丫详细道来:)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Masquerade 于 November 12, 2007 17:32:42:

回答: 解析 由 CHI 于 November 12, 2007 16:23:04:

阿痴前辈的解析本就是开玩笑的话,和弗洛伊德其实没什么关系。至于大家后来的辩论,纯粹学术探讨,嘿嘿。

或者,可以借用基础医学的某一理论来解释:

论坛平淡而波澜不惊的状态可以比喻成一个“静息电位”。当论坛中突然出现某些活跃因子的时候(可以比喻成一个初始刺激),平静的湖面掠起轻微的波澜(开始一个去极化过程)。当这种“去极化”达到某一特定值(膜电位去极至域电位),则会引起构象的变化(离子通道开放),引起钠离子内流,导致一系列离子通道的变化,从而改变跨膜电位,使兴奋沿着一定的路径传导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起初的活跃因子已经不再起到任何作用。也就是说,起初的活跃因子起到了稍微活跃论坛的作用,接下来的一系列湿性大发,是论坛自身的一个“去极化”过程。当这种去极化达到一个峰值,自然会朝着复极化的方向变动,从而回到有一个静息电位(恢复平淡)。

不知道这么说是否明了,诸位前辈大佬:)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