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破解了贤弟过去行为的许多谜团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霍林河 于 January 23, 2008 20:12:52:

回答: 哟,今天才注意到这个故事。 由 binbin 于 January 23, 2008 16:51:32:

任何心理事件都由环境和角色两部分构成,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患者由于某种原因摆
脱不了虚幻的角色造成的。在你的这个经历中,环境就是车站,主体角色就是你自
己、而且是独处失落的自己,客体角色就是那对年青男女。四十多年后,许多事情
都已经忘却,而这件事你却记忆犹新,可见它对你的影响,在你的潜意识中,这种
事件环境是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它的影响的一个后果就是,你往往下意识的
去企图重建它。

按照年龄,它的影响可以分三个阶段:

一是主体角色感。在你交女朋友之前,每当你看到、特别是在公共汽车站看到一对
谈恋爱的青年男女,你往往会紧紧跟随着他们,这并不是因为你有一种什么不健康
的想法,而是因为每当这种环境和人物出现时,在你的下意识中,你自己的角色已
经不再是当时的自己,而是当年的白白胖胖的、记忆超群的小子,跟随在他们身后
你寻找的是一种安全感。

二是客体角色转换。在你交了女朋友之后,年便不再暗暗的跟随其他恋爱男女,但
是客体角色转换机制使下意识中的你变成了当年那个男青年。其一个后果是,即使
是在第一次与女朋友单独相处时,你也往往会顺口说出“我们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该有多好!”这种在下意识支配下说出的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你自己会为说出
这样的话而难为情,其实这是那个事件留下的心理痕迹的自然心理反应,虽然你自
己也没有意识到。

第三就是人生心理年龄对称现象。俗话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这里说的就是
心理学上的心理年龄对称现象。当你进入老年时,那件事情的效果又会表现出来,
而且表现的方式和上面的少年时的“主体角色感”完全相同。这种事情第一次应该
发生在你82岁那年。切记、切记,切忌、切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