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政治】罗斯福和奥巴马—历史和现实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青山 于 November 21, 2008 22:55:04:

听说最近奥巴马潜心历史,特别是小罗斯福1932年当政前后的经验和教训。 媒体对此也常有提及,却没有细节。 我在这儿凭自己过去和最近读过的、听过的和记忆对他们作个粗略的比较。

弗兰克林-罗斯福和华盛顿、林肯齐名,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总统。 作为大萧条时期上任的总统,他的主要功绩是改革银行和经济政策,把美国人从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中解救出来,他的名字至今和FDIC (美联储蓄保险)Social Security (社会安全体系)连在一起。 作为战时总统,他通过二战扩充美国工业,通过雅尔塔会议、筹建联合国等国际行动,确立了战后美国世界经济、政治的霸主地位。

奥巴马同样也是在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经历战争的情况下当选总统。 他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 选举
当年罗斯福的当选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他差一点连民主党内的总统候选人提名这一关也没过。 经济萧条引起了选民对胡佛总统一系列政策的极度不满,大多数人选罗斯福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见到胡佛续任。
相比较,奥巴马如今入主白宫,也是时势所趋。 尽管他本人年轻、聪明又有魅力,但是不可否认,很多投奥巴马一票的选民是出于对布什政府的国际国内政策失去信心。 但是恐怕没有人否认,他的当选是民主进步的体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反过来讲,人们对奥巴马的期望之高,是历届总统所不能比拟的;然而,期望越高,失望的可能就会越大。 向前走,奥巴马要当心了!

• 国会两院
当年的民主党在国会的优势要比今天的民主党大得多,但是那时候保守派南方民主党人比共和党更保守,所以在罗斯福上台以后,很多政策都是和国会妥协的结果。 罗斯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先知预见的“英明领袖”,历史记载说他在执政初期的新政磕磕绊绊、做了许多“试验性”的探索, 近来有的研究又把当年经济复苏更多地归因于胡佛加重税收政策在先、二战和珍珠港事件的“及时”爆发在后。 事隔七十多年,奥巴马现在也有国会民主党多数的优势,但是民主党本身不是铁板一块,白宫我行我素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很多目前幕后的运作、斡旋。

• 经济情况
当年的情况是,工业生产减半带来制造业萧条和无数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导致农场主破产、房地产抵押抛售(foreclosures)、25-30%的失业率导致无家可归者高达两百万人。人心惶惶、通货紧缩、挤兑现金,最终导致银行倒闭。 眼前的衰退由房地产次贷款牵连到信用危机、金融危机,这个“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引起依靠信用运转的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建筑业、零售业、服务行业)的萎缩、工商裁员、紧缩乃至倒闭、失业人口剧增(已达400万)、股市不足一年下跌近50%,目前的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将引起更多的恶性循环,影响波及全世界,而到底这个黑洞有多深,还没有人知道。

• 当选总统和在任总统的关系
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拒绝与在职总统胡佛讨论联合对付经济急速下滑的请求,不想沾边,眼瞅着到了胡佛任期之末,全国银行系统开始进入瘫痪。 同样,奥巴马关注的是内阁人事和未来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外交和医保)的框架,拒绝参与具体的银行捞救行动和三大汽车贷款的计划,拒绝参与20国集团经济峰会,强调一国不容二君,总统只能有一个, 云云。 如果这第二笔经济激活计划(Stimulus Package) 非得等6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出笼的话,度日如年的三大汽车和类似花旗洋行这样的老牌华尔街支柱是否还能撑得住? 玄!是不是奥巴马也在暗地里推动“创造性地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 这一自由市场经济学说的原则?也在那儿“不破不立”,以求凤凰涅磐? 还看不好。

• 智商和脾气
历史上有人这样评论罗斯福,“二流的智商,一流的脾气”。 尽管这个脾气包括现在人常说的情商、政治手腕、组织能力等等。 据说里根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尽管他的智商并不高。 是不是可以说奥巴马是“一流的智商,一流的脾气”呢? 现在还很难说,从最近的入阁人选过程可以看出这个新任总统确实比较聪明、自信,既老于世故又敢于冒风险 -- 收罗的一大堆佼佼者一个赛一个,想必对掌握驾驭这些“人中豪杰”具有足够的信心。 他的脾气特色是冷静,魅力寓于智慧之中。 大都市精英“酷”的形象与人们近几年看厌烦了的乡村“牛仔”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确实特别吸引青年人和首次参选的各种人群。 他是否在任职后还会像肯尼迪、里根、小罗斯福一样比较成功地稳定军心、笼络住民心呢?

取得民心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媒体的运用。 据传,罗斯福年轻时颇有自以为是的令人讨厌的旧贵族遗风,任纽约州参议员和州长时也趾高气昂。 他39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半身瘫痪,这一打击无疑使他更懂得同情弱者、更理解如何与出身不同的普通百姓沟通。 他的亲民形象和他成功地运用麦克风是分不开的(无独有偶,差不多同年代美国流行音乐的顶级人物宾克劳斯贝[Bin Crosby]和后来的“猫王”[Elvis Presley]的成功也离不开他们对麦克风娴熟和创造性地运用)。 罗斯福首创记者招待会,在“经济大恐慌”时利用广播电台的“炉边闲谈”(Fireside Chats) 节目,走进百姓的客厅。他以优雅的男高音,解释、传播“新政”,与民众拉近距离,从而鼓舞国民士气,使他的政策得以上行下通。

奥巴马在选举时曾经成功地运用了互联网作为筹款、联络人心的有效工具,创造了捐款总额的新纪录,还有油管(YouTube)上广为流传的歌曲也大帮了他一把。 上任以后,在媒体日益民主化、多样化的今天,他必须象那些成功的前任一样走进百姓的客厅和餐桌。 正常时期,“愚弄百姓”还不算太危险,但是如此全面危机时期,没有百姓的认可和推动,他的巨大改革计划前景实在令人担忧。

对于新政府而言,固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是奥巴马面临的是一个在全球经济秩序重新洗牌背景下霸主地位急剧削弱的美国,和三十年代的美国毫无一致。 那时候的美国从工业化国家的普通一员逐渐脱颖而出,犹如汉武帝时的中华,旭日东升。 如今的美国,如同昔日的罗马帝国,虽是庞然大物,却霸主雄风不再。 显而易见,这就是罗、奥两个时代最大的不同。

(有关美国及世界前景预测的读书文章正在整理、码字, 将另发)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