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CANADAGE 于 December 05, 2008 23:16:39:
回答: 【回顾】走过东南·西北 (15) 由 CANADAGE 于 December 05, 2008 23:14:32:
16-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犯人服刑期满,为了不给社会上增加治安和就业的压力,中央及时出台了犯人刑满安置留场(厂)就业办法,对刑满的犯人,除个别人民内部犯法分子和在服刑期间表现好的,以及个别确因家庭需要者外,采取多留少放就地安置就业的办法,解决这一新矛盾。
刑满犯人成为留场就业人员。全场在三大队首先试点,成立刑满就业人员中队,与在押犯人分开管理,区别对待。不久全场的刑满人员全部集中到三大队,成立了就业人员专门大队。为调动刑满就业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就业后的实际表现,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摘掉了一批人的帽子。为逐步消除他们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农场试行成立了农业水利工会,把原犯罪行较轻,改造表现良好,愿意以场为家的少数人和原先划为人民内部矛盾的部分人员,分期分批地吸收为会员。
转眼到了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在劳改农场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的是,新送来了大量的劳教(劳动教养)人员。就业人员的组织---农业水利工会也被视为右倾的产物,受到了批判。很多摘帽人员,又被重新戴上帽子。
在干部中间,揪右派分子的斗争如火如荼。同时还开展了下放劳动的运动,把所谓“三门干部”(即从家门到学校门到机关门)送到农村去,补上劳动这一课。号召全体干部人人写申请打报告,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结果,第一批下放的六十三人中,就有我一个。 早春三月,农场组织欢送大会,敲锣打鼓,披红带花,鞭炮齐鸣。场党委副书记兼场长程绍华同志,带三辆大卡车,亲自把我们送到七套公社。我被安顿在夹河大队牛马棚中间的一间库房里。四面都没窗户,只有正面一个门。满屋牛粪味,夏天闷得透不过气,蚊子成群,跳蚤成堆。老鼠和猫打架常闹到我床上来。
全国都在刮共产风,农村在各生产队间“一平二调”,大办食堂吃大锅饭。每人每天供应原粮八两半,一日三餐都是玉米稀粥。有的存粮户到夜深人静时,偷偷烧点干饭果腹。苦就苦了我们这些下放劳动的干部,饿着肚皮劳动,还不能落在群众后边,以免造成不良影响。我生性好强,既然来了,就不能让老百姓瞧不起。我向大队要了一亩地种玉米。采用科技种田介绍的新方法,实行宽窄垄结合(宽垄六十公分,窄垄四十公分,株距五十公分) ,合理密植。这样每亩比老百姓的地多出八百株。半年后,创造了一千二百斤的高产记录。是当地 有史以来玉米亩产首次超千斤。群众伸出拇指纷纷称奇,公社发了一 张奖状。
下放将近一年时,农场来了个紧急任务。为迎接全国人大代表对政法部门执法情况的检查,农场需要核对每个在押犯人的档案中,是否三书两证齐备(起诉书,判决书,执行书和逮捕证,旁证)。这个任务很紧迫,工作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农场从下放人员中紧急召回六名业务好的管教干部,天天加班突击,忙了两个多月才算完成。任务结束后,我没有再去乡下劳动,回到三大队仍然从事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