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增产问题:今晚和一位农业科学家(我的同学)一席谈话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愚人 于 December 28, 2008 00:17:29:

回答: 茅的观点不值得一驳斥 由 霍林河 于 December 27, 2008 22:45:09:

今晚和一个真资格的农业科学家一席谈话,那才是专家看法。

这位农学家在美国农业部工作,以前下过乡,在中国也在农业科研机构工作,在美国博士拿到手后,又在联合国有关粮食的研究机构工作数年,全世界跑了不少地方,近年来中国各地也多次去,应该说是权威(最近还接待过国内中国农大的专家)。他说的话大约比我们中每个人都使人信服,也应该比茅于轼谈粮食的分量重吧?

他告诉我,目前提高粮食平均单产的技术差不多已经走到尽头,不是说将来没有较大提高的余地,余地有,那就是转基因技术。但是,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上仍然属于试验阶段,也许将来几十年后能成功,谁也无法保证在未来10年内成功,就算成功,还有各方面条件的配套问题。一个同学插问:能否将水肥加强,使单产提高?他笑说,那提高的就不是粮食本身!比方红薯,你加强水肥,那红薯的叶茎就疯长,但块根却不长,你提高了什么红薯淀粉的产量呢?

他觉得茅于轼的城市化必须占用耕地很荒唐,他说,房地产商怎么不去学学香港,新修的楼群都在山上,不占用平地?为什么一定要用耕地作代价?我没有把我文章里的观点告诉他:这些房地产商人才不会把豪宅修在山上呢。

他觉得划18亿亩红线很正确,你若不划红线,那些贪婪的房地产商早就突破了你的限制,中国的耕地将损失更严重。他觉得茅于轼很奇怪,还没有得到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产量的保证技术以前,却想用减少耕地面积去揠苗助长,让农业科学压出粮食增产新技术,可是农业科技的提高,却不是想压就压出来的,尤其是不能在短时间压出来的,这是他特别强调的地方。

恰恰对就对在红线的确立上,我和他一致认为,没有红线去限制,中国的耕地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房产商和贪官侵吞掉。我们更认为需要制定更严格的制度,强迫城市建筑用高层的办法来实现城市化。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