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雨朦朦(七)牛庄馅饼的光辉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lyz 于 May 24, 2009 08:39:51:

回答: 牛庄雨朦朦(一)去牛庄之前 由 老椰子 于 May 24, 2009 08:36:38:

牛庄雨朦朦(七)牛庄馅饼的光辉

时已过午,我们来到镇口崔春清馅饼店进食。店主崔春清正与店里的工作人员人一起吃午餐,其中包括他的儿子崔润涛。老板娘于秀华在忙碌。

馅饼有许多种。按照小高的建议,我们叫了六个猪肉芹菜馅饼,佐以皮冻、肉肠、肚丝。馅饼很有特色,皮薄如纸,外焦里嫩,爽口不腻。

餐后我们和于秀华交谈了许久,倾听她的关于牛庄馅饼的故事,主要是她家的馅饼店的故事,翻阅她提供的各种资料文件。于秀华谈吐不凡,经营理念清晰,显然是个非常精明强干的女性,崔春清馅饼店的主要运行者。

这以前和这以后,我从一些资料看到,关于牛庄馅饼有一些争议,包括创始人问题、师徒问题、正宗问题。这次来牛庄,从各店招牌上的宣传文字里也可以感觉到问题的存在。作为局外人,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化地理解。

上个世纪20年代,高富臣的馅饼店和回民刘海春的清真馅饼店都非常红火。而上个世纪70年代,高富臣之子高晓山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使牛庄馅饼名气大增。这些基本上都是共识。

70年代时,崔春清、赵洪财作为年青人和年长的高晓山在公家食堂一起工作,崔的时间稍长一些。那时候,没有拜师收徒之类的仪式,这种情况一般应该算是师徒关系,传授多少,另当别论。至于正宗问题,高晓山的孙子高伟可以说是传承家业。高伟的父辈没有承业,他的爷爷去世时他还年幼,但他持有一项风味馅饼及制法的专利。

崔春清早年曾在鞍山开店,后来返回牛庄发展,留下一个女儿在鞍山开一家小规模的店,他的馅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菜品”,得了奖,并申请到了速冻馅饼的专利。我看了一下速冻馅饼的包装,很精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点子,可以扩大销路。如果我不是要在鞍山继续逗留几天,我会购买一些带回长春。

赵洪财在牛庄开店较早,也有诸多荣誉,包括馅饼协会会长的位置和“馅饼烙到人民大会堂”的经历。

于秀华现在的想法就是主要发展自己的东西,尽量避免在师徒、正宗等问题上的争议,是一种可取的态度。事实上,现在的情形是,高晓山的孙子以爷爷的名号开业,崔春清、赵洪财则各以自己的名号开业,刘海春的孙辈也在经营馅饼店,牛庄还有许多其他馅饼店,应该可以良性竞争,共同维持和发展牛庄馅饼的光辉。

高晓山馅饼店。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崔春清馅饼店。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赵洪财馅饼店。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崔春清馅饼店内。黑衣长者为崔春清。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崔春清家的馅饼和小菜。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