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lyz 于 May 24, 2009 08:41:32:
回答: 牛庄雨朦朦(一)去牛庄之前 由 老椰子 于 May 24, 2009 08:36:38:
牛庄雨朦朦(六)观音寺原址
顺高家大院外的小路前行,在太平桥西侧大约200米处,我们找到了观音寺原址。观音寺,俗称老母庙,1739年始建,解放后为小学,文革中毁灭,只留下一个四合院。从街口迎面所见,是两座相似的老房,青砖青瓦,一座已经空置,门窗残破,门前立碑。另一座仍有人居住。从间隙看进去,有很长的纵深,院里有许多砖瓦。我们的出现引出两位老者,他们是有人居住的那一座老房的主人原锡贵夫妇。原锡贵夫妇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子里拉家常,攀谈许久,非常融洽、亲切,最后还打算留我们吃午饭。
原锡贵,72岁,早年在此庙读书,后去鞍山三冶为工人,1955年结婚,1965年返乡,购得到此房。他们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观音寺的故事和牛庄的其他故事。
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有32座寺庙,观音寺是较晚毁灭的一个。文革中,造反的人们捣毁了观音寺的主体建筑,泥塑的佛象被推到太平桥下。老人也谈到附近的地藏禅寺,有些雕塑和壁画不乏阴森,但他们一心向善,住在这里不感觉有什么不好。老爷子说:我看青,有时就在庙里避雨。老太太说:我生四个孩子,都顺产,都健康。地藏禅寺已经毫无痕迹,但有诗赞曰:
地处古镇东河边,藏云吐霭雾遮面;
禅林暗喻幽明界,寺中明显阎罗殿。
紫衫龙王河戏水,气喷白额站山间;
东望朝霞红似火,来揭缔听神兽前。
他们非常遗憾地提到,政府虽然在他们的房前立了碑,但一直没有人修整和保护,有人正在逐渐拆取那座空置的房子及其后院的建筑材料。事后,我比照了我拍的照片和在网上找到的同一所房子半年前的照片,证明了他们的说法。他们自己住的部分早晚也会腾出。对观音寺遗迹这一文物的前途,和郭金满之对于对天主堂遗迹一样,原锡贵夫妇认为无法预料,有所忧虑。
按照原锡贵夫妇的指点,我们继续向西行,观看了荷花池、山东会馆原址、酒厂原址。昔日,荷花池有许多荷花,为古镇增加鲜艳;山东会馆是渡海而来的工商业者聚会的地方,纳天下豪杰,有许多“南方蛮子”;酒厂是个大型烧锅工场,用粮食和当地的井水酿造“郅隆泉”美酒。如今,荷花池还保有一洼水,但不见有荷花梗,可能不会有荷花了;山东会馆和酒厂也已经由新建筑物取代。沧海桑田。
观音寺原址的一座正房,原锡贵夫妇住在这里。碑前那一个雕石残块,很可能是过去的石狮底座。
观音寺原址的另一座正房,现空置。比较同一所房屋半年前未空置时的照片。
观音寺原址的部分后院和空置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