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雨朦朦(四)天主堂原址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lyz 于 May 24, 2009 08:44:21:

回答: 牛庄雨朦朦(一)去牛庄之前 由 老椰子 于 May 24, 2009 08:36:38:

牛庄雨朦朦(四)天主堂原址

返回主街再前行,见路边的店铺一路排下去,其中馅饼店不少。在临街右手边,我们发现了赵洪财的馅饼店。知道天主堂原址就在附近,我们进入馅饼店搞查询,只见大厅富丽堂皇,很洁净,墙上有许多照片、证书之类,扫描一下,可看出多有高官名流之类曾造访此店或者品尝过此店的馅饼,留下些痕迹。

按赵洪财店里人的指引,我们几经周折,在街左的小胡同里找到了天主堂原址。天主堂本身早已荡然无存:义和团时一毁,清廷于1902年赔偿重建,高度近50米;文革再毁,毁到彻底,如今易址而建。现在,原址这里只有一个政府立的标志石碑和一个当年天主堂用做起居场所的大四合院。

我们走进四合院,见到了房主郭金满。郭金满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引导我们观看四合院的一切,解答我们有疑问的一切,并讲述了大信息量的故事。我们看到了那时的砖瓦,那时的门窗,那时的烟囱,那时的地窖,那时的壁炉。郭金满是一个有心保护这一文物的有识之士。他懂建筑,并有许多天主教的知识,2000年从教会买到这份房产后一直持续维修,尽量使之不致毁损而又不失原貌。

四合院的门口有一块部分埋在土里的石雕碑,雕刻着一条龙,龙身盘绕着九个孔洞,叫做九眼透雕碑,说是皇家御赐之物。至于何时所赐,赐于何人,则不得而知。

对天主堂遗迹这一文物的前途,郭金满觉得无法预料,有所忧虑。

“希望这个文物不被建筑商推倒。”临走的时候我说。1975年海城地震,震中离牛庄很近,没震倒的古宅是难得的,况且这不是一般的古宅,它记录着一段沉重的历史。

郭金满安静地微笑,象对待走亲戚的亲戚那样亲热,顶着雨,送到我们上车。我们从随后遇到的原锡贵夫妇的口中得知,郭金满出身于一个传统的教会家庭。

天主堂被拆,它的建筑材料被用来在附近建造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在镇子的中心,前面有一个小型的广场,附近店铺甚多,长途公共汽车以此处为站。人们来牛庄可以选择从附近的大一些的城市乘坐公共汽车,比较经济,这些城市包括鞍山、海城和营口。

天主堂原址隐在一个小胡同里。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四合院室内的门窗和屋主郭金满。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九眼透雕碑。八个圆孔和一个曲边梯形孔都是凿透了的。


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