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旅游】云南食菌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小朋友 于 July 15, 2009 16:12:32:

西南各省的佳肴大同小异,可概括为以川菜为首,云贵辅之。其中云南菜系与川黔系列相差较远,可算在西南独树一帜。滇菜系以前本是可以和川菜分廷抗礼的,但由于其主要调料大烟花被釜底抽薪,从此失去竞争力。而川菜则因花椒而继续发扬光大。尽管如此,滇系仍然有其独到之处。其中的一个特点是滇菜系里菌类和蘑菇比川菜黔肴里要多。云南人把蘑菇和菌类统称菌,而云南话则把菌发音发成“健儿”。每到夏天,野生蘑菇和菌类会充斥云南的农贸市场。说是野生“健儿”是一点都不假,一是大部分云南菌还不能用人工来培植,二是每年都会有不少数量的人吃死在诱人的菌裙下。不管吃死多少,云南人对“健儿”还是情有独钟,可谓年年吃死年年吃。

云南的菌种类繁多,有的清香,有的浓郁,有无毒的可以生吃,也有微毒的需要熟煮。
有许多小菌种一般人不敢吃,因为那里头很容易混进剧毒的菌类。菌的价格也贵贱不一,这要取决于那菌味有多香,有时侯菌的价格也像股市,一炒就起来。前些年的猴头蘑被日本人炒到了天价,炒得国人都吃不上。

敢吃的才敢写,下面是几种在云南常食用的菌类。

青头菌

青头菌大概是滇菌里最无毒的一种,可以生食。该菌淡而无味,只有一点清香。我等嘴谗的往往会在拣到青头菌后拍拍泥土就下肚。青头菌由于味淡,一般都只用来做汤。初到云南的一般会先尝试此菌,因为没有什么危险。其它的菌种尽管可食,以前没吃过的人食后也许会闹个肚子什么的,故不易先试。

牛肝菌

牛肝菌大概是云南人食用最多的菌类,其中以黑牛肝最为普遍。黑牛肝长得粗壮肥大,该菌基本无毒,而且会到处生长,容易寻找。该菌是菌味十足,所以做起来十分简单。通常是把菌洗洗,切成小块以后,用油,盐和大蒜一起爆炒,有些人也加进一点青辣椒。菌炒熟了以后除了味道浓香之外,口感十分滑润。

以前在云南时的单位位于昆明东郊凤凰山上,会找菌的人每年夏天下班回家时会拣上一包,回家炒来下晚饭。记得九十年代初期有一年的夏天,由于气候的原因,凤凰山上是朵朵菌慢山,处处见牛肝。那一年组上来了两位老外——亚利桑那大学的亨利西尔教授和他的学生Sean,由于调试西尔的日震望远镜,我们常常干到日落而不能回家,于是晚饭就只好在山上自己解决。我们每天的佳肴就是炒牛肝菌。两位老外一开始对每天桌上的那盘菌是望而生畏,看着我们吃得天混地暗,于是也蠢蠢欲动。最后西尔教授在和我们一起大吃牛肝以后,给我们讲了他一开始畏惧蘑菇的原因。他说亚利桑那图桑附近的蘑菇也不少,有一年他邀请一位苏联教授访问,由于访问时间只有三天,为了省钱西尔没有给他买医疗保险。哪知该君嘴谗,到山上去找蘑菇自炊,食后中毒,老西尔花了七千美元才救得一命。西尔说:从此以后我哪怕是请人来讲学半天,我都要给他买保险。

那年山上的牛肝菌之多,似乎人人下班都拎着一大塑料袋。牛肝菌不仅众多,个头也特别大。在昆明多年,从未在山上或市场上看见这么大的牛肝。我和现在在上海的中国VLBI专家小李子两人比赛找大牛肝,我们不分仲伯,找到的最大的蘑菇伞的直径都是32厘米。32厘米是个什么概念!这么大的蘑菇一朵就够炒一大盘。那年我们开玩笑说:凤凰山的菌种都让我们吃光了。也许不幸言中,凤凰山从此在没有出现过那么多蘑菇。

干巴菌

滇菌中最珍贵和最招人喜欢的可能要算干巴菌了。这种菌极其难找,在凤凰山上的七年之中,只看见朋友老眯找着过一次,最让人气愤的是,他还是在我们经常出入的西尔教授的望远镜附近找到的。记得老眯拿着那把干巴菌四处张扬,得意的样子胜过找到一颗超新星。炒干巴菌也很简单,油盐加辣椒,可这辣椒却不简单。要想炒得好吃,最好是用云南的一种叫皱皮辣(云南发音叫重皮辣)的辣椒,这种辣椒在川黔也少有,其个头不大,皮长得弯弯扭扭,酷似老人皱皱巴巴的皮肤。炒干巴菌简单,可打整干巴菌却是另外一回事。不象蘑菇,干巴菌是真正的菌类,其身上没有蘑菇的伞状物,而是颜色灰黑,约两厘米左右厚度的一片地上的苔藓状植物。长在地上很容易被人忽略。由于贴地而生,干巴菌的体内常夹杂着松针,树枝,泥土之类的东西。打整时要顺着它的象木纹似的条纹一小条一小条地撕开,极其耗时。记得夏天坐火车回家时,有时会买上一两公斤干巴菌,一路撕着耗时间,到家后即可下锅享用。

没吃过干巴菌的人一开始一般吃不来那菌的臭脚丫子味道,可一但上了瘾就终生想念。由于难找而又好吃,干巴菌的价格一直算得上昂贵,好的干巴菌八十年代末期在昆明的价格可以卖到六十块钱一公斤,要知道那时许多人的工资是每月不到一百元的。不知道现在昆明的干巴菌卖到什么价格了,仍然在怀念那菌的臭脚丫子味道!

见手青

提到见手青还是有一点胆怯,这菌的名字就让人毛骨耸然,见手青因人手触摸时颜色变兰而得名。它其实是牛肝菌的一种,因颜色偏黄也叫黄牛肝,这种菌是有毒的。自然界似乎有这么一条规律:越是漂亮和色彩鲜艳的东西就越危险越有毒性。毒蛇一般都色彩斑斓.蘑菇也一样,长得越好看的越不能吃。这条规律不知道能不能应用到漂亮妹妹们的身上。见手青尽管有毒,由于味道比黑牛肝要足,云南人还是要吃。食用见手青中毒在云南不算稀少,这种菌文化甚至反映到云南的语言中。在云南有一句骂人的俗语叫“见小人”,其意思是当人走神而做了诸如踩了别人的脚之类的事,别人会骂你:你见小人去了!也就是通常骂人所说的发呆之类的。这词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于见手青。据说见手青的毒性是神经毒,没炒熟的见手青吃后会让人进入一种幻觉,你会见到许多小人在你眼前跳舞。有朋友吃了中毒后骑自行车,说满车把手上都是小人在跳舞,以至于我等都想中毒见见小人。反正有云南人中毒上瘾,年年都想见小人的。

来到美国以后,对云南菌的味道是越来越遥远了。直到今年有一天,我的一位住新泽西的云南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家的院子里居然长出了象是见手青的蘑菇。于是我们便激动万分,摇摇欲试。接着开始在网上研究北美可食蘑菇的种类,朋友园子里长的蘑菇英文名叫Boletes(也就是牛肝菌类)。网文说到黑牛肝可食,而黄牛肝有毒。看着那蘑菇长得与云南的见手青一模一样,朋友忍不住就小量尝试,并逐渐增加计量,吃了几天连小人都没有见,然后是大开吃戒。最后便开始高朋满座,品尝佳肴。蘑菇生长的速度极快,头一天地里的眼看要被吃光,可第二天早上又可以采摘。我们吃完以后还可以带回家继续享用。但愿那地里的菌种没被我们吃光,到明年还可以享受。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