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母校】庆国庆60年,祝母校发展-读老椰子《过母校》有感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老校友 于 September 30, 2009 12:26:14:


看到老椰子《过母校》的几张照片,感到很亲切,希望校友们能够经常发一些。
我入学时,“理化楼”仅仅是东半部的“化学楼”,58年西边开始建设,暑假为了挣点钱,没有

回家,给建设公司当小工,参加了“理化楼”的建设,每天工资是1.57元,很累,腰酸腿疼到几

乎无法入睡,也流了很多汗。后来“原子能楼”开工,还是我划的线。弹指一挥,60年过去了,时间无情,同学有义,这个“义”是同学的情义,现在仍然有几个同学偶尔小聚,或者网上联络,互相看看博客,也有“义务”的意思,希望学弟们常常报道一下学校的情况。我是80年代因为开会回到母校一次,后来因为路途遥远,或者因为“忙”而未能如愿,那时“南区”还没有,现在年老体衰,不知道能否看见了。
从“指点江山”的同学义气,到耄耋老年的怀旧情结,时间在无情的荡涤着一切。楼下有的同学在叙述自己的政治冤屈,令人唏嘘,有的同学仍然在回忆50年前的暗恋,令人感动,59年时,化学系的确有几个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前来进修,记得H大来的一个女同学(应该不是南国的“美在太湖水”)与我们“铁三角”的一个“哥们”关系密切,拉的他离我们远去,我们还曾经说那个“哥们”见色轻友呢,去年我们联系一次,已经不能找回原来的感觉了。回想这几十年,还是大学时代最值得怀念,只是那时太穷了,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希望“快快长大”,早日工作,好挣钱减轻父母的负担。现在真的后悔没有好好过那个大学时代。
07年同学会,他们居然通过公安局找到我在国内的孩子!实际上我毕业时不在这个班,因为班级变化很大,但很多人曾经在一个班里过。发现的确有“红颜薄命”现象,有的“红颜”轻生早去,替她们惋惜。有些“白专”同学,后来终于成了专家,“是锥子总要冒出尖”来,有个党员,下海成了大款,同学会就是他出钱办的。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在一个班,但他仍然给我电话,对当时的极左做法、言论向我道歉,实际上是历史造成的,也使我感动。
网上看到大学排名,总是令人着急,一个大学要想发展,大概离不开经济实力和教授的水平和数量了,可惜这两方面我都使不上劲了。只能在新中国60年华诞之际,遥祝母校进一步发展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