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记错的话,寒露同学好象是生花的吧? :)))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也说几句 于 October 07, 2009 14:06:34:

回答: 该得奖的不止是袁隆平 由 寒露 于 October 06, 2009 23:35:06:

<胰导素的结构是中国人首先测定的,也属于应该获奖的项目。>

胰导素的(一级)结构是英国人桑格首先测定的,已经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化学.桑格是少数几个得过两次诺奖的人,这是其中一次.你想说的应该是中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导素.那次中国非常有希望获奖.瑞典人已经和中国官方接触,说鉴于诺贝尔奖的性质,如果(注意:是"如果")得奖的话,希望中国选出一个人受奖领奖.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强调集体主义,压制个人主义,项目又是由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生化所,北京生物物理所,以及北大化学系(有机教研室)四个单位一起搞的,选一个人,选谁? 于是中方正式回复瑞典人: 鉴于诺贝尔奖的局限性,俺们不稀罕! :)))就这么给回绝啦! 所以国人现在肠子都悔黑了,象祥林嫂似地,逮个机会就唠叨几句.其实那次也不是一定能得,但确是最接近的一次. 现在用"擦肩而过"来形容中国与诺贝尔奖的关系最为贴切:擦肩一过,然后就越行越远了.:))

<青蒿素是中国人发现的,发现的人应该得诺贝尔奖>

那是你老板在忽悠你呐.:)) 1. 青蒿素的发现没有原创性,在它发现之前已有不止一种抗虐药; 2. 不稳定,药效很短,只有1-2个小时,每天要给病人不停地注射.一般要与其它药物制成复合剂使用; 3. 作用机理不明确,几种可能机理,但确定不了是哪一个还是综合作用;4.青蒿素的应用只局限在中国和东南亚几个小国家,没有全球化,造福整个人类.:)) 凭直觉和常识,这种工作得奖很难.

青蒿素背后的故事与胰岛素有些类似. 大概是70'年代,青蒿素发现后,西方科学家向中国同行索取有关青蒿素的资料,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被中方拒绝,其有关资料被封锁长达十年之久.如果本着造福全人类的理想,如果真心想着我们曾经一心想去解放他们的全球三分之二受苦的人们(疟疾主要发生在三分之二受苦的人居住的穷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话又说回来,如果那时我们无私地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如果他们做出能拿诺奖的工作,作为发现者,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也能一起获奖.但是非常遗憾,我们又miss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