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天生的老师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虎下吴 于 November 07, 2009 09:55:09:

童有勇老师离开我们这些当年是他学生的人已有一年了。一年前,认识和尚未认识的


朋友在网上纂文记念他。我当时一忙就错过了。此后一直想补过。今天总算有了机
会。


在我从小学到念研究生见过所有老师中,童老师是我印象中最难忘的。那时我们是

革后恢复高考第一批入学的大学生。追求知识和珍惜时间自不待言。对老师授课水

也不免挑剔。童老师是当时全系公认最好的基础课教师。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或许

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少同学,尤其是女生,会很喜欢他讲课时的风度。说话不

不徐,恢谐有趣。版书亦十分潇洒。表情总是笑眯眯的,说不清是想表现和蔼可亲

是总挂着几分洋洋得意。当他一堂课挺着笔直的腰板写了几黑板的粉笔字和数学公

后,下课时不但衣襟上没有一点粉笔灰,就连袖口也一点不沾。让你觉得他这时好

不是刚讲完课,倒象是刚变完一场魔术那样干净利落。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讲课从来不带任何讲义,只带一盒粉笔。所有的公式和演

都在脑袋里。这样的老师我在大学只见过三位。另两位是数学系老师欧维义和教无

化学的曹锡章老师。


也许真让人感到佩服是童老师那厚积薄发的知识功底。 基础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公认

难讲又难学的一门课。概念抽象,数学公式多。经常会把一些学生搞的焦头烂额。

童老师讲起来却驾轻就熟,深入浅出,清晰简要, 生动有趣。一次讲到“熵”和好

“熵可以无限大”的热力学概念, 为了让大家弄懂抽象的理论, 童老师花了整整
一堂

课时间,讲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真到大家都明白了为至。那时大学生已有了不喜欢

课就不去听的自由, 可童老师的课却总是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化学系的许多助理

师和其他年级学生都来旁听。有时竟到了去晚一点就没有座位的程度。以至于学生

堂代表出来要求大家给本科学生留足座位。记得我们学期结束后,童老师只给下年

学生教了半学期课就不再教基础课了。许多后来的学生都说我们运气真好。


童老师的另一个“绝活”是满黑板推导数学公式。记得有一次上课,公式推演到一

他停顿了一下。几个脑筋快的同学察觉到推导似乎走错了路。只见童老师略一思索
便

继续写了下去。不一会他硬是推导了一黑板“绕”回到了正确的答案。 此公不认输

头脑灵活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别看童老师讲课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可他却是系里出了名的“笑面虎”。其实这个

号早在文革前他就有了。皆因他那时考试“整”学生出了名。以至成为一条主要
“罪

状”在文革期间被学生批斗。但此公却从来不改初衷, 依然“我行我素”,考试决

让学生轻易过关。记得那年他主持的期中考试是安排在晚饭后,而不是象其他课考

总是在白天。不知他的想法是难题在精力最差的时段考才能检验学生的水平,还是

要把学生考(烤)”糊“不可。一场考试下来, 二百多名学生最好的才考了八十几分。

许多人没有过及格线。后来靠curve up才使多数人及格。我记得我也是这样才过的
关。

如此一来, 谁还敢在他的课上偷懒。于是期末考试的结果就大大改观了。


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还十分鲜见,尤其是在二三百人听讲

大课堂上。可大课提问却是童老师的一项专好。如果你把他考试“难为”学生一事

在一起,似乎不难理解为什么文革中学生整他整得那么凶。看来此公也并不耽心如

文革再来一次他会不会更加遭殃。那时我和我夫人是同班同学。而她家和童老师家

是近邻而彼此熟悉。于是她就成了常被提问的几个学生之一。好在她那时是 top 学
生,

每次被提问总能回答的不错。从我和我的孩子在美国念书的经历看,课堂上学生教

互动可以说是区别于国内教学最大的不同。童老师在百人课堂上提问不免使不少学

紧张,但依我看这在当时也算开了西式教学的“先河”。与当时文革后没有大学国

教材而使用外国教材倒也“交相辉映”。在我的印象中,童老师上课永远穿得是中

式对襟外装。而教学方法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相当西化。大概这也可以算是“中学

体,西学为用”吧。


我小女儿现在在一所很好的女校念十年级。每当她说到她特别喜欢哪位哪位老师,

和她妈妈都很能理解她那种喜悦。前不久我们参加了她们兄妹男校的百年校庆。在

长(Headmaster)讲话中,他提到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学校得到好的教师。因为教
师是

学生心目的 model。教师是学生心目的 hero。我应该说我很幸运在大学年代里有童

师这样一个 model 和 hero。


我最后一次见到童老师是在大学最后一年。 那时他教的物理化学课早已结束。 而
几年

下来,他教的课仍是我最喜欢上的课。 那是一个傍晚, 童老师和他夫人双双出来
散步,

正好与我和我现在的夫人走了个对面。他停下来与我们交谈了几分钟。当时说了些

么已记不得了。记得的还是他那对襟外装,不疾不徐的谈吐和笑眯眯的面容。 再后
来,

得到的消息是童老师全家搬回了无锡老家,在无锡轻工学院继续做他的“私塾先生”,


象文革后许多南方到北方工作的知识分子一样“叶落归根”了。

11.1.2009.

Washington DC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