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你的愚蠢我永远不懂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一默 于 January 25, 2010 21:19:45:

回答: 【科学 教育】易中天:谁该清退,该清退谁 由 一默 于 January 25, 2010 21:16:07:

拜,拜,我看教育部该拜拜了。
洲际导弹下台了,以为能好点。没想到,去了个孙悟空,上来了猴儿,一个D样。
---------------------------
华夏快递 : 教育部,你的愚蠢我永远不懂
                      杨开亮

教育部此次“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可谓铺天盖地,声势浩大,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从时间和空间来看,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上下覆盖中华五千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神话时代。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这一拜硬是要拜出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前绝后。如果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理想抱负,很难灵机一动策划出如此恢宏的创意。

但根据文件的行文语气和“帮八股”文风来看,此策划组成员多半是受教于或成长于“文革”的那一代。假而大,大而空,大而无当。遥记“文革”时代,中央几乎每年都要发一个文件,号召革命群众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落实中央文革小组的“战略部署”,利用春节“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向伟大领袖表忠心。今日教育部文件的措辞及造句格式都是“文革”语言的传承,只是把“革命化的春节”置换成了“爱国化的春节”。援引几句以正视听:“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目的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传统节日活动之中,在春节期间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掀起全民爱国热潮”。前后对比,读者不难发现二者的异曲同工,套用一句“文革”时代的流行语,“何其相似乃尔”。 不同的是,那时革命化春节的对象是“革命群众”,秀才们的手还没有伸到“革命学生”,更没有伸到“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如今时代不同了,教育部部长几番易人,却是换汤不换药,把学生的脑袋当做垃圾桶,想装什么就装什么,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动辄来个“三进”——进课本、进课堂、进大脑,加上现在的“进大年”,计有“四进”之多,把学生折腾得恍兮惚兮,所以直到今天连个诺奖的影子都摸不到,可谓成效显著。但与“梁效”“罗思丁”比较起来,如今的秀才班子文采和水平确实有点“稍逊风骚”,不仅有违文化风俗,也缺失起码的常识。

拜年与拜祭不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风俗,拜年是民间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礼仪。传统“拜年”是向长者问候拜贺,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康等,或同辈亲友,施礼道贺,恭喜发财,表达的是一种祝福,氛围是喜庆愉悦。而革命英烈等已属阴阳两隔,怎么去拜?见面说什么?将本该祭奠的内容放在拜年中,岂不荒唐?

春节与清明不分。“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颇有不合传统之处。炎黄二帝,乃中华人文始祖,理应祭拜,但择日以清明为宜,此乃历代定制,沿袭至今。历代英杰及革命英烈的祭扫,也在清明节举行,怎么可以放在烟花爆竹声中进行?春节乃喜庆之节,清明俗称鬼节,怎能不分青红皂白放在一起乱来?

家祭与公祭不分。拜壮美河山,查官史野史,民间无此传统。老百姓也拜山,但拜的是山神,山根有庙,庙里有神,号曰山神,老百姓为趋吉避凶,焚香叩拜,祈求山神保佑,此民间习俗,只是未知灵验不灵验,更与爱国不相关。真正的拜山是帝王代表国家的公祭,规模浩大,到周代就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秦始皇泰山封禅后,此传统发扬光大,历代不衰,用意自然是求救天地神鬼保佑万年基业。君王为抬高身价,维护其统治,又编出天地君亲师 “五尊”,把自己置于天地之下,亲师庶民之上,封自己为“真命天子”,宣扬自己当皇帝是“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