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文化】“西点人”印象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琉璃猫 于 September 02, 2010 08:21:09:

——美国西点军校中文系主任葛沛迪中校演讲有感

说起西点人,便会想起军人的威武和勇猛,“敢于冒险、全力以赴、永不放弃”等军规也会从脑海中迸发而出。尽管如此,西点对我来说,一直有一种神秘感,总希望有机会去揭开那具面纱。终于,机会来了,我能见到西点人并以管中窥豹的形式多少了解一下西点了。

那是六月的一天,校园里一则广告吸引了我的目光:“中国学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例,演讲者:美国西点军校中文系主任葛沛迪”。

在此之前,我在校园网上也多次见过“西点军校来校交流”字样的消息,但还从未面对面的与西点人接触过。这个报告以“西点”为触点将美国和中国相连,自然而然地会使读者在“说文解字”之后联想到“纷争”;而报告人的中国学主题以及其西点军校中文系主任的头衔,更会使人在胡思乱想之后有一种“文攻”的感觉。于是,看“武戏”的兴致,驱使我在那天走进了会议室。

温文尔雅的中校学习了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

走上讲台的葛沛迪中校,看起来是一位年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身材消瘦,衣冠楚楚,笔挺的黑色西装内衬着雪白的衬衣,搭配在衬衣上的是白色斜纹条并以小白花为点缀的黑色领带,他的西装上还别着一枚带有中美国旗的徽章。他那架在额头上的一副金丝边眼镜,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而那剃得光亮的平头却又显示了军人的彪悍。因此,尚未开口的中校就已经给人以文武双全的感觉。在主持人的开场白之后,葛沛迪中校以中文开始了演讲。他那四声不准的拐弯话语,让人虽然可以听懂,但却总有点喜剧效果,也有点让人替他担心——生怕他会在哪一个地方拐进去就卡了壳。还好他虽然不像加拿大演员大山那么京腔味十足,但也算是咬字清晰,表达明确了。

逐字逐句细心聆听,我从他的字里行间却一直没有听到“中国学”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中校自己在介绍个人的学习经历。葛沛迪中校曾在北大留学两年,专攻中文专业,随后在哈佛读了两年研究生。因此,他着重讲了哈佛的入学条件和选修课程等情况。至此,整个报告听起来感觉像是留学宣传,顿时我这海龟立刻就搁浅在哈佛的“注册栏”内。

当我搭下头来,琢磨着怎样溜出会议室时,葛沛迪中校却开始介绍起他个人选修的“中国人类学”课程的情况了。哇,机会来了,“文攻”该是从这里开始吧?古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美国的学生都了解我们中国什么呢?

“我们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中国近100多年的历史。”葛沛迪中校滔滔不绝地说道。

“我们了解清代末年的中国,我们知道“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我们通过东亚国际关系课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怎么想。我们通过中国外交史来了解中国从建国到现在的外交史。

哈哈,几千年的历史,尽然让美国人浓缩了五十分之一。是美国人觉得中国历史太长不易消化,还是他们认为历史的重复有其必然性,故他们仅仅通过这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变化来了解中国呢?我一边暗自思量着,一边追随着中校的话语在变换思考。不料话锋一转,他又介绍起自己学习的情况。

“(谈起哈佛的经历,)哈佛大学,对我们来所最宝贵的是我们可以选修自己喜爱的课程,我们所学的教材都是在校老师编辑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有机会与作者面对面的讨论他的作品,我们可以问他的写作动机和选材结构(原话是:“我们可以问为什么那样写,怎样做的。。。)等等。在哈佛大学,教授总会有时间在他的办公室里等着我们去讨论;而在北京大学的时候,也许是我的语言不够好,每一次上完课后,我都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教授。

看来中校的外交辞令用得不错,其婉转的语气,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中美大学教育之间的差距。终于,中校那语调的流淌慢慢地停顿下来,他也长舒了一口气,开始与大家对话了。

优秀士兵和军官的条件

“葛沛迪中校,你认为一个优秀的士兵需要具备什么,一个优秀的军官又需要具备什么?”一位秀气的女生第一个提出了问题。

“我觉得优秀的士兵要诚实,有抱负。”葛沛迪中校慢条斯理地道出了答案。

“优秀的军官要先保护好(我)的士兵,要关心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听从你的命令去战斗。”也许是语言的障碍,葛沛迪中校说的较为简单,但是没当过兵的我还是感觉到好象有什么地方与我听到的我们部队的方针有所不同,在后来我查阅的西点材料中发现了如下的语言:

“在西点人看来,领导力的关键并不是让其他人简单地服从命令,而在于引导、激励部下,让他们跟你的思维、理念同步,跟随你为事业一起奋斗。西点军校领导力培训项目的托德亨肖中校指出,一个好的领导人,要懂得如何保持团队的价值,并通过团队建设使之增值。”

这是否在做纸上谈兵呢,一切无从考证,也无法知道。但我知道曾几何时,我们的毛泽东思想教育确实也有这样战无不胜的法宝作用。我们做到了,美国人用什么来做呢?

西点没有学习雷锋,但是学习孙子兵法

一位教授友好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西点到底有没有雷锋塑像,是否有学习雷锋的教材?”

听到这个问题,葛沛迪中校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他告诉我们:

“许多中国人都知道西点,但是很多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西点军校有一个参观者接待中心,每年都接待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去年接待中心统计,中国是去访问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11000多人;而排名第二位的国家仅有800多人次了。”

看来西点对于访美的中国人来说,多少还是有一些吸引力的。

“但是我们没有雷锋的塑像,也没有学雷锋的专门教材。”中校接着说道,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我们有一门有关亚洲的课程,讲授的老师的办公室里有一张雷锋的照片,而这张照片经媒体传播出去后,就变成了西点校园中雷锋塑像的传言。”

“我们没有学雷锋的教材,但是我们开设了孙子兵法。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不提孙子,却提雷锋。”

中校的直言,让我不得不沉思:究竟是政治的原因,还是人们的怀旧思绪使以讹传讹达到了点睛的程度,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忘记了炫耀我们老祖宗打仗的精髓了呢?

我能讲好中文,就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当有人问起葛沛迪中校为何他被选为中文系主任而不是华裔人员,他说:

“中文是一门很难的外语,作为一名白人,我能说好中文,就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我能说流利的中文,他们也一定能。”

呵呵,好厉害的美国人啊。和平时期的学习该是为战时做好了准备,人们都祈祷着和平,但是谁又能保证在资源日趋减少的未来,中美之间没有摩擦或战争呢?那个时候的美国人,不但懂得我们的语言,也了解我们的思想,如此知己知彼的深入,让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西点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一直以为西点是美国军队将领的摇篮,在写此博文时,才发现了上述的标题,进而也发现了如下的内容:

“美国的西点军校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从这里走出了很多著名将领。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西点军校更是培养商界领袖的摇篮。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以及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在培养领导者方面,谁做得最好?他们的答案既不是哈佛商学院、也不是通用电气,而是美国军队。
  他们所指的美国军队,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级别的高级管理人才超过5000名。以此计算,西点军校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西点军校能产生如此众多的商业人才,要归功于领导力、执行力和人格魅力这三大秘诀。

人格魅力则是指人的美德,比如诚实。西点军校的荣誉信条是:“决不欺骗和偷盗,也决不容忍任何人的这种行为。”曾经有一个女兵违反规定去午睡,被发现后遭到重罚警告,但处罚并非因为她违反了规定,而是因为她睡了30分钟,可却说只睡了15分钟。”

西点人不是“西点”

短短一堂课,草草网上行,给我的启迪不小,显然西点人在为文攻武卫作好了各种准备。若借用一句“废物点心”的俗语来结束我的感想的话,我想祈祷的是对比不是“西点”的西点人,我们的军校也已经作好了同样的准备。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