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奕豹 于 December 05, 2010 09:42:40:

回答: 嘎好看格文章?七年前就有啦! 由 Passer-By-From-Texas 于 December 04, 2010 23:21:20:

只有你有一支由唐老师珩子或温博组成的队伍,你的感觉如唱的那样: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谢谢你的“顶”,贴一篇六年前的帖子。

在创业的洪流中


一.归国发展的最佳时间和空间

我2002年夏天回国创业,除了主观上的因素,是一系列非常偶然的客观因素的综合结果。如果这些互为因果的因素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没有到位,那么我今天依然在美国打工。

然而,对于我们这个群体(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国并在生物医药或其它高科技领域中学有所成的留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回国似乎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奋斗,基本上都成了高等院校中的FACULTY或企事业单位中的资深研究员或部门主管。但是在北美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为少数种裔,除了收入之外,他们的职业生涯几乎不再有发展的空间。而他们的生活也基本趋于稳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已经成人,已有的经济基础已足使他们能安度晚年。

重要的还有,在他们出国的这些年月,祖国发生了他们在出国之初根本不曾料及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为他们在北美不能实现的抱负——人尽其能地为祖国服务——提供了现实的空间,使他们能贡献自己最富有经验和精力的10年到15年。

我回国得到同学的鼓励。她是军人子弟,她说:你爱好军事历史,应该知道上将刘亚楼。他是红军的师级干部,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就去苏联学习军事,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国。他对抗战的贡献不能和其他将领相比,但他的特殊贡献,特别是对东总参谋班子的正规化的贡献,是其它几大野战军的参谋长们难以相比的。

她鼓励我,要我以刘亚楼为榜样,别计较没打过平型关、没打过黄土岭、没打过百团大战、没坚持过敌后反扫荡,回国后照样有辽沈战役可打,有平津战役可打。她说,像我这样的海归,归早了,国内的条件和环境还不成熟,现在“归”甚至“半归”,都能做出比以前更大的贡献。

我想她说的是对的,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的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研发经验,使得留学生回国创业成为历史必然。

二.创业的路

海归回国创业的路有两条。

一是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有国内具规模的资金支持、有国内企事业专业管理队伍的支持、甚至有专业技术队伍的人员配套,集国内已有的资源优势,借创业者的技术高度,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不打则已,一打就是一个黄伯韬。

一是上井冈山。携有限的自筹资金和成熟的技术,借国家政策支持,借国家创业园区已有的“软硬件”资源,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挥动程咬金的三把斧,走向创业的第一个里程碑—收支平衡。进一步依靠市场机制,走向大兵团作战。

我的经验和教训、力量和信心,来自上井冈山的路。

三.我们这代人的先天不足

科技型海归创业者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在海外基本上都是Group Leader, Project Head, Department Director。

缺乏公司经营的综合管理经验是我们这一代科技型海归的先天缺陷。

如我,出国前是30岁出头、教研组资格最嫩的讲师,最大的职务是教研组的科研秘书。18年来,对于从计划到市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现状,如同磁带上抹去的一段历史空白。在国外,我是技术业务部门的主管,但对于企业管理,从内到外、从人事劳动工资财务总务到市场融资合作公关,基本都是一个理性认识重于感性认识的旁观者或参与者。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主持和参与、参与和旁观的差异是巨大,理性认识(原则)和感性认识(经验)缺一不可。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成败与共的。

在上井冈山的路上,创业者常常不得不集中几乎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于项目或产品的研发,而整个企业管理容易成为看不见的战线、不设防的城市、鳄鱼柔软的下腹。园区同志生动的介绍,一些留学生企业由于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严重失衡而失控,成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沉重写照。

公司无论大小(特别对创业企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怎样重视也不会太高。

对于创业者,从单一的项目管理走向全面的企业管理,是一严峻挑战和知识更新。

四.团队,人文主义,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人文主义。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是毛泽东的话。

上井冈山,技术第一,资金第一,而队伍建设是第一中的第一。

怎样创建一支一流的团队?

朋友是“法家”,她的公司很成功,4年的年收入翻10番,从300万翻到3000万。她的成功经验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厉的奖惩制度。年前,她来公司考察后,批评我太儒家,太书生意气了。

我非常赞成严格的规章制度,也同意论功行赏。

但怎样处理工作中的失误?单凭扣工资、扣奖金?

我认同松下内之助的经营理念。经营是什么?他认为:经营就是教育!

教育是学习,教育是总结,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再接再厉。

我们的RD-03-014项目失败,直接损失4万多人民币,间接损失达25万元。每个人每道标准操作程序每一个配方每一个试剂每一个步骤细细地查。最后是小杨发现了他自己的失误,一个在标准操作程序之外的、他不说谁都不知道的失误。

创业避免不了失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

我们不会再犯同样错误,如果我们发现了问题,总结了教训。

在严厉的奖惩制度下,小杨很有可能避而不谈他的失误,于是大家都会在云里雾里忧心忡忡。

诚以待人,和以待人,以德服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方能营造一个既有公司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工作环境,方能再接再厉,从失误走向胜利。

2003年11月11日,在RD-03-014失败后的一个月,我们的新产品诞生了。这是在产品特征确认后的留影,右一为小杨,笑的阳光灿烂。

五.从失败走向胜利

一支从未体验过失败的队伍是一支不成熟的队伍。

我们体验过失败。

2003年1月14日,该年头一个项目RD-03-001刚展开,便遭到彻底的失败,相片记录了阶段特征的鉴定出来后,大家的目瞪口呆,有如在肯尼迪发射中心目睹挑战者号凌空爆炸的热情观众。相片中的小雷,带着口罩,也难遮一脸沮丧。

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指挥员对胜利的坚定信心和队伍的群策群力。

指挥员坚定,他的队伍就会坚定。

指挥员有信心,队伍的士气就不会动摇。

创业者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来自对项目和产品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使他坚信,一定能发现失败的原因,找到继续前进的办法。顺便谈一点体会,对于一个上井冈山的创业者,如果不是本专业一流的科学工作者,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难度将会比较大。

战胜失败,避免失误,不可能仅是创业者的个人秀。重要的是建立主观能动、思想解放、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的机制和队伍。

我们的Project Team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资最高的是99年毕业的医科生,剩下全是02年和03年毕业的本科生。我们建立了Project Leader的体制,小家伙们称之为“舰长责任制”。

“舰长”负责召开Pre-Study Meeting, 确保每个项目的参加者充分理解项目设计书(Study Protocol)和实验操作步骤(Study Procedure and Checklist)的每一个细节,征求意见和建议,明确个人责任,具体实验具体分析,集思广益,确保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安排得到最大的优化。

项目一开始,“舰长”既负责指挥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包括总经理和司机,在所有关键时间和关键步骤核对项目设计、操作步骤,作记录,下Go / No go的决心。主体实验结束后,负责指挥整理实验器械,打扫实验室,清洗实验器具,安排值班人员。

实验结果出来之后,“舰长”负责数据的核对和分析,负责实验文件的签署、归档或移交质量控制部门。

“舰长”主持的小结会是整个项目管理中的华彩篇章,胜则总结经验,败则分析教训。胡适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这里得到全面的贯彻。“大胆”大到直接置疑我本人制订的标准操作程序,“小心”小到37摄氏度的缓冲液通过蠕动泵时的温度降低。(再顺便提一下,没有“经营就是教育”的企业文化、没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工作环境,同志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只有放手让“舰长”们从头到尾全面负责,他们才会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我训练了第一个“舰长”,不到半年小家伙们都成了“舰长”。他们如同“以色列陆军”,人人都是“军官”或“军士”,一旦有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每个“舰长”立马就能带出一支全天候的项目组。

2003年4月28日凌晨2点,项目RD-03-007到了“Go / No go”的关键时刻,不需要我打电话进去询问,我顺手用数码相机留下了历史的瞬间:实验室内的小“舰长”们的口罩罩不住他们一脸胜利的笑。

六.祖国和主流

祖国的涵义很多。

有时她就象郭兰英演唱的那支脍炙人口的动人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

在海外,有人有时会唠叨会抱怨:主流,主流,这难以融进的主流社会。

回到国内,尽管是阔别十几二十年,你可能不再会有什么主流不主流的感叹。

为什么?

很简单,还是郭兰英唱的那首歌: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就是主流。这不仅仅只是语言相同、习性相近,这是亿万人间上下千年的一种可意会而难以言传、如鱼得水般的源远流长。

对于创业者,主流常常意味着合作机遇的聚焦和碰撞。

圣诞节前,我和北京的曹老师去美国开会,演讲后国外同行提问:能不能对某课题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为什么不能?当然能!我和曹老师相互鼓励。

12月8日回国,12月14日在张江与信息技术“聚焦”,12月23日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碰撞”,短短一个月,经过从张江园区到浦东新区,从上海到北京,上上下下七次的可行性研讨,我们在1月19日建立联合课题组。这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的优势互补。从那时起,每次课题组会议分析实验数据,都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能为中国医药的现代化开发作出贡献。

留学生在海外创业,可能不容易体会到这种浪遏飞舟般的主流效应。

七.创业的精神和风格

我们这一代人与中国乒乓球队同步。乒乓健儿的精神之一是: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创业也是如此,得创出风格,创出水平。

我们有三句话,用隶书书写,挂在会议室的墙上。第一句是“朴素严谨的作风”,我希望这是我们的风格。

开始小家伙们戏言其为“巴”,我估计是“下里巴人”中的那个“巴”。我们的车“巴”,实验室“巴”,办公室“巴”,会议室“巴”,除了关键仪器设备,其它的能国产就国产,能二手就二手,推销经理来公司,只要有空,我带头“巴”里“巴”气地讨价还价。

其实“巴”里“巴”气并不丢人,队伍第一、项目第一、生存第一。否则的话,才丢人现世、愧对江东父老。

2003年8月的月会上,我进一步讲明了我的责任和理念。我给大家讲起了皮定均。46年6月26日,皮定均率领的中原军区一纵一旅,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西撤后,孤军向东突围。经过23个昼夜极其艰难壮烈的一路奋战,7月19日深夜,皮旅突到了安徽定远,部队已经是极度疲惫。二团长钟发生建议,就地休息一夜,天亮再走。建议被皮否决。钟指着皮的鼻子骂娘:你怕死!你不是军人!让部队睡一觉,追兵来了怕什么?同他干!旅政委徐子荣也出来打圆场,建议休息二小时吃口热饭后再走。皮定均也没给面子,几十年后,他的战友们都记得皮当时的言简意赅:党把部队交给了我,我不能把部队带没了,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走!6个小时后,皮定均的部队突过了津浦路,与苏皖军区的兄弟部队胜利会师。中原军区突围的5万人马,只有皮旅的5千人成建制地胜利地冲出了30万国民党军的重围。小皮有功,少(将)进中(将),这是55年授衔时毛泽东的“御”批。

同样,我的责任是带领大家走上“井冈山”,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这才对得起大家,这才是国家和市场所看重的。只要“巴”的合情合理合法,能“巴”出效益,“巴”出一个艰苦创业的精神来,那我们就乐而“巴”之、一“巴”到底。

2002年9月25日,我们实验室装修和主要设备仪器调试完毕后,日本客户来访,探讨合作的可行性。同志们建议,一,到香格里拉订一间行政套房;二,去租一辆讲得过去的轿车。理由是7-8个人的队伍,不到200平方米的场地,只能6个人排排坐的会议室,还有那辆普桑商务车,一点点都上不了场面。

结果我们还是用 “坦克”将第一制药的同行接到了张江火炬园的200平方。我们的“巴”里“巴”气,并没有影响我们后来与日本客户的合作。相反,日本同事也逐渐近朱者赤地、近“巴”者“巴”了起来。

去年11月佐藤博士来张江,我带他到张江镇菜市场对面韩老板的兰州拉面馆,一人一碗,佐藤意犹未足,再添一碗。牛肉拉面3元一碗,三三得九,九块钱招待了外宾。算得上“巴”出了水平。

去年8月岛田博士带他的队伍到上海来合作课题,当他看到我们进行细胞照相时,他建议我们在显微镜上接一台连电脑的数码相机。这样的道理他不建议我也明白,但对一支上井冈山的队伍,更迫切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们用最简单的200万相素的数码相机,对准显微镜的目镜,直接摄相。现在我们每个“舰长”都能如此这般地“大炮上刺刀”,照出来的相片还“刮刮叫”,一点都不逊色于电脑。今年二月我和小方到日本做课题,到了细胞照相的时候,我们乐了,我们的日本同事也照猫画虎学着我们“大炮上刺刀”。他们说,还是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电脑更方便。您瞧,我们“巴”出了风格,风靡了第一制药。

我们的朴素,并没有吓跑日本同事。

我们的严谨,赢得了日本的合作项目。

我第一次回访,从广场进入大楼时,二宫部长告我,在我到达前,他再次核实了旗杆上升起的确实是五星红旗。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当时挺激动。我没想到,日本同事把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海归企业连到了五星红旗。以后,每次我们去人,我们的国旗都会在广场上空与日本国旗和第一制药的公司旗一起高高飘扬。

这是2004年2月25日我、小方与第一制药的和田博士、崛博士在中日两国国旗下的合影。

八.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

朋友说,创业有如赌博。我不能同意,尽管创业和赌博都是高风险行为。

创业不能有赌徒心理,创业如同弈棋,得象高段棋手,除了激情还得有一颗“平常心”。有了平常心,你能正视挑战、失误、甚至失败。有了平常心,你不会成为赌徒而孤注一掷、破坛子破摔。

创业的实质是肯定自己、贡献社会。

具有平常心的创业者不会失败,因为生活和社会对他全方位敞开。

创业不成,可以教书;教书不成,可以立著,或者到朋友公司帮忙做做总务管管网络,或者你我两人凑钱开个小小酒馆,营筑气氛,为你我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