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俺也没少铲雪:))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梦冬 于 January 15, 2011 13:06:41:

回答: 【消遣】铲雪随想 由 小朋友 于 January 14, 2011 10:37:43:

铲了又下,下了又铲,付帐的笑俺fighting a losing battle。多数情况下只有两寸厚,天太冷,不清理的话结成黑冰。俺是用大扫把扫的。

那耶鲁的中国虎妈文章都上了头版新闻了,俺脚得第一,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喋喋不休的话题;第二,中国人影响大了,她的书才会有这么多相应;第三,她的现身说法,其实是对美国教育的一种深刻反思行为,也是一个间接的中西文化对照。

中国网络上对虎妈的响应很负面,但我觉得看英文原文应当更反映她的出发点。在某些方面,中西婚姻中的俺有共鸣。俺和家里付帐的吵架,都是为了孩子。他的观点就是,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他们去做个孩子,而不是做个对将来斤斤计较的大人,让他们去玩。俺家孩子很狡猾,父母分歧中有机可乘,自然朝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靠拢,俺立马无计可施,只能任之放之。那虎妈的老大在父母有分歧的情况下还继续听虎妈的话,可见虎妈之悍,不光把孩子镇住,还得把老公也镇住。

教育问题似乎关系到未来,其实很难拿统一标准来衡量。很多中国人就知道削尖脑袋钻藤校,和那些靠名牌挎包衣服来量人的国人,大同小异。我有这么多熟人的孩子进哈佛,后来绝大部分都选择去医学院。医生就是个技术人员,劳力者,他们最终也和藤校那些望族子弟,或者将来有心从政的劳心者,也还是在不同世界。

俺上研究生时的导师,就是一个美国教育下出来的“不学无术”的家伙。他数学不会算乘除,英文写作错误百出,他去演讲的时候,竟然有受良好教育的美国人,说他应当去speech therapy治疗,因为他还大舌头。但俺导师非常会搞人际关系和社交,很会讲笑话,有时还是荤笑话,演讲的时候开始都是政治笑话,多半是关于布什总统(其实他自己就和小布什类似,都是大学勉强毕业的),广交狐朋狗友,也很会及时把别人的想法归于自己。作为大学教授,他两度开公司,卖给更大的公司,获利多多,混到美国基因治疗学会特别贡献奖,各种荣誉难以尽数。和他同时进入大学工作的,俺也认识几个诺贝尔奖获主的得意门生,有的就曾经做过诺贝尔奖的工作(老板获奖了),现在不过在大学做个教授。如果看美国计算机公司们的那些天才,都是些大学都念不下去的人。所以说,怎么看中西教育方式,哪个好哪个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谬论发完了:)周末快乐!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