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二人转的前世与今生(之二)二人转的美学本体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麦子 于 April 29, 2011 23:30:11:


二人转的美学本体

二人转至今有大约三百年的历史。早期民间称“蹦蹦”、“双玩意儿”,“二人转”之名最早出现在报纸上是在1934年的《泰东日报》,但在民间并没有叫开。直到1953年,在北京一次全国汇演上,东北代表团把二人转作为正式名称,并确定下来。(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4页,下引此书只标页码)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二人转可以称为“传统二人转”。传统二人转完全是民间艺术,是行乞艺术与群乐行为的结合(362页),有“大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之说。传统二人转基本上是农民演,农民看,是“田间地头的车轱辘菜”,为官府和士大夫等正统文人所不齿。大多数艺人本身就是农民,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出来卖艺。只有少数艺人专以二人转为生。传统二人转没有专门的演出场所,田间地头,场院炕稍,无处不是舞台。艺人们走村串户,到农民家里唱,到大车店里唱,也到偏离中心城镇的深山老林里为伐木的、采参的、打渔的人唱。

经过三百来年的演变,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二人转已经积累了三百多部经典剧目(390页),常下单的就有几十部。二人转音乐丰富,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舞蹈承继东北大秧歌,大开大阖,豪放热烈。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上孕育生长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典型形态的二人转有两个演员,一个叫上装(旦角),一个叫下装(丑角)。传统二人转几乎没有女演员,上装也是男的。上装包头巾,也叫“包头的”;下装系腰包,带丑帽,也叫“唱丑的”。二人转理论家王肯对二人转有过这样的定义:“一男一女两个彩扮的演员,又唱又说又扮又舞,跳进(角色)跳出(角色)地表演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王肯,土野的美学,时代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11页)这个定义被普遍接受。

二人转在艺术门类上的归属一直存有争议。直观上看,二人转过于简单,似乎不是戏剧,所以一般被归到曲艺类。但二人转分明与大鼓、相声等曲艺形式差异巨大。所以有“过渡说”,认为二人转是从曲艺到戏剧的一种过渡形态。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对传统二人转进行整理改造的时候,也曾按照“过渡说”推动二人转的“发展”。吉林省创造了吉剧,黑龙江省创造了龙江剧,都是按照京评大戏的演剧模式,配上东北方言和二人转曲调。田子馥先生指出:一个东西过渡了两百多年,为什么一定说它是过渡,而不能认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呢?“我发现二人转是既非戏剧,也非曲艺,是介乎于似戏非戏的‘第三体’,也是话剧、戏曲之外的‘第三体’。”(38页)

对于这个第三体的本体形式,田子馥先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出三个原则:

1,表演:演人物又不人物扮;

2,叙事:情节线与俗艺线的双线缠绕;

3,剧场:演员中心,零距离的观演互动。

在我看来,这三个原则对于二人转作出了准确的概括,建构出了二人转的美学本体,进而使二人转理论超越了地方戏的范畴,成为中国戏剧理论以及更大范围的戏剧美学的一部分。下面略加阐述。

“演人物又不人物扮”,是二人转表演区分于其它剧种的核心特征。

一九八三年,田子馥先生正式提出了这个原则,立即得到了二人转理论界的认可。(38页)所谓“演人物”,是与“说人物”相对应而言。曲艺是说人物,戏剧是演人物。二人转有说的成分,但分明又不是说,而是演。

但是二人转的演,与戏剧的演又有不同。一般戏剧演员和角色是一一对应的,演员一上场,包公一直是包公,秦香莲一直是秦香莲。虽然偶有一人演二角的情况,但这一人实际上是当两个人来用的。二人转则不然,所谓“千军万马,就是咱俩”,整台戏里的所有角色都是“咱俩”在演。两个演员不断跳入跳出,上装可以演包公,也可以演秦香莲;下装可以演秦香莲,也可以演包公。甚至也可以两个人同时演包公,同时演秦香莲。

在二人转舞台上,演员时而是这个角色,时而是那个角色,时而是自己——跳出角色,以旁观者的口吻,对剧情进行评价。所以,演员不可能“扮”成任何一个人物。此所谓“不人物扮”。

戏剧演员要扮人物,演员出场,观众就知道这是曹操,那是关羽。二人转演员不扮人物,演员出场,只是两个演员。田子馥有个形象的说法:对戏剧舞台照一张相,照出来的是角色;对二人转舞台照一张相,照出来的是演员。(73页)但是,锣鼓一响,一动一舞,两个演员就成了千军万马。所以叫“演人物又不人物扮”。演而不扮。

这种演法,在西方戏剧史上,要到布莱希特之后才有可能,是所谓后现代戏剧才有的大胆创新。但是,早在后现代之前,早在布莱希特之前,这种演法就已经被东北农民所发明,为东北农民所欣赏。农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种演出方式,未曾觉得诧异。所以也没有演剧革命之说。

第二个特征“双线缠绕”,说的是二人转特殊的叙事手法。

所谓情节线,就是讲述剧情的部分。这一点无须解释。二人转的特殊之处在于,还有一条与情节并不直接相关的俗艺线。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相互缠绕。田子馥先生以二人转经典曲目《蓝桥》[①]为例证,阐述了这种双线结构。

[①] 《蓝桥》是传统二人转中难度很大的一出戏,艺谚说:“唱得好是蓝桥,唱不好是乱嚎。”《蓝桥》的剧情很简单。蓝家因欠债难还,把女儿蓝瑞莲嫁给了又瘸又矮五十三岁的周玉景续弦。蓝瑞莲备受虐待。一天,蓝瑞莲在井台打水,遇到过路的书生魏魁元。二人一见钟情,约定三更天到蓝桥相会私奔。不料当夜大雨,水漫蓝桥。蓝瑞莲等婆家人睡熟后,爬出高墙,赶到蓝桥,却只见茫茫大水,水面上飘着书生的衣衫。蓝瑞莲料想书生为她而死,乃跳水自尽。故事显然从《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敷衍而来,是中国民间戏曲喜爱表达的主题之一。


老艺人李青山说:“我刚学艺的时候(一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