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齐鲁青未了 (5). 执掌教鞭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关东老农 于 August 05, 2011 23:47:28:

1938年4月山东省委负责人黎玉来到延安,向党中央索求干部。8月份中央将干部陆续配齐,其中有张经武、江华、吴克华、胡奇才等老红军20余人。另外从抗大和陕北公学中调配以山东籍为主的毕业生170余人,张鹏展、宋登华、雷鸣玉、杜前等人有幸入列。这支队伍于8月21日离开延安,经长途跋涉,于11月16日到达山东省沂水县岸堤村。抗大毕业后他们这些山东老乡兼同学便各奔东西,东鲁与雷鸣玉再次重逢已是1941年了。

毕业后东鲁留校在六大队10队任二区队队长,学员有李立行、曹石钧等。10队队长为曾日生,指导员为卓新。193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两个抗大分校的建制,并决定一分校归八路军总部建制,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抗大一分校的组成部分包括原抗大的第五、六大队全部,第三、四大队一部分,枸邑陕公分校和安吴堡青训班的大部分;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韦国清任训练部长。抗大一分校开始第一次东迁。这时东鲁调政治处任技术书记,当时的战友有政治处干事叶尚志和赵宏弼。

1939年1月3日,抗大一分校打着“何纵队”的番号出发。他们在严寒的冬季,冒着刺骨的寒风,从延水关过了黄河进入山西。经过吉县、汾阳、平遥、介休等县境。在灵石县静升镇越过了同蒲路。过了日军封锁线之后,又翻过白雪皑皑的绵山。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行程2000余里,于1月21日到达晋东南的屯留县故县镇一带。2月23日举行了抗大第五期暨一分校第一期开学曲礼。朱德、左权到会祝贺,朱德作了《敌后形势和斗争》的报告。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开办了军事、政治教员训练班。从在职干部中选拔文化程度较高者参加学习,也有的人是友军部队基层军官。政治教员训练班共32名学员,军事教员训练班共24名学员,学制四个月。从2月到7月间东鲁到军事教员训练班学习,任救亡室主任。当时的战友有郝云宏、韩斧、史迎旭、林伟、岳英、刘刚、全明等。课程内容有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的军事论著,苏军步兵战斗条令、游击战术、日军战术研究等。由阎捷三、贾若瑜、王泮清等富有战斗与教学经验的部门领导和主任教员任课。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陆定一和北方局杨尚昆、朱瑞等都曾应邀讲课。陈赓旅长等部队指挥员介绍对日军作战经验 。朱总司令几乎每星期六都按时到校,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苏军步兵战斗条令》等课程。

1939年2月,根据日军在战场上使用毒气,造成抗日军民多次中毒的情况,学校挑选的五十名文化程度高的学员组成防化训练队。8月军教班培训学习结束后东鲁同韩斧、史迎旭一起分到抗大一分校特工营化工队担任军事教员。10月曾担任女生队的军事教员。

由于日寇分9路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7月初抗大一分校向太行山南部转移。8月上旬,一分校的三个大队、二十七个区队、师生共计1400余人的学员队伍,来到了太行山麓的壶关县神郊村一带。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直属第三纵队。

  太南地区实为穷山恶水,生活相当艰难,有时侯连续几天的伙食里无油、无盐、无菜。山区水源枯竭,生活用水更是困难。很多人长了疥疮,衣服里面蠕动着虱子。日子虽苦,可是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斗志昂扬、生活充实。在太行山麓、“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