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救”历史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关东老农 于 August 20, 2011 16:21:32:

回答: 也羡慕老农兄。 由 老椰子 于 August 20, 2011 12:49:52:

老人在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详细地、或者是有目的地采访。当动笔要写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有些史实需要梳理求证。其实从第三节(求学抗大)到第七节(血雨腥风),最缺乏生动的事例,因而显得很苍白。我也曾拜托两位抗大的后代查些资料,遗憾的是国内的人都很忙,包括已经退休的人。 好在我求孩子她二姨去复制了老人的档案资料,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也得到一条经验:传主的档案中信息量很大。您若是撰写49军147师王将军的事迹,恐怕去复印档案就有难度了。

我还有一个颇为得意的发现,那就是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有不少东北人。方炽、王央公长期担任抗大的主任教员;徐元泉是延吉人,建国初曾任吉林省政府副主席;我的一位同乡(屯距8里路)关豁明在莒城战役中任115师的连长,70年代他人50军副军长。

愿您早日动笔!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