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关于“东北”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老椰子 于 March 25, 2012 14:28:32:

前几天,有人询问:“东北”是个什么概念。

“东北”作为一个地区的名称,是近代的事情。以前,这里叫辽东(属先秦燕国的地皮)、营州(南北朝)、关东(明初徐达建山海关后)、满洲(原满族的民族和地域的混合概念,后来主要是被日、俄侵略者叫响的)等等,其所指地域多有不同,小可专指燕、秦、西汉之辽东、辽西二郡,大可包括今中国国内的东北地区,加上今俄国的整个远东地区。考虑今天的国界限定,从地理形状和文化特点出发,正确的回答应当是:东北就是如今中国地图的鸡头那一块,即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

清末民初,东北基本是四省:黑龙江、吉林、奉天(辽宁)、热河,或者再加上察哈尔。从伪满洲国开始,东北地区的行政划分变了又变,全无章法:伪满洲国设十四省;光复后的民国设九省;194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变化更多,直到1980年代才稳定到三省加四盟(市),原先都叫盟:

呼纳盟
兴安盟
哲里木盟
昭乌达盟

五十年代,呼纳盟和兴安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盟(1945年也有过这样的合并,那时叫做兴安省,是东北九省之一),四盟变为三盟:

呼伦贝尔盟
哲里木盟
昭乌达盟

文革祸起,滕海清中将入主内蒙,在上峰授意下,制造出莫须有的“内人党”案,进行了极其野蛮的整肃,酷刑、武斗遍地开花,尸横草地,血溅毡房,“在全区共挖‘内人党’346,220人,行刑武斗致死16,222人,致伤残87,188人”(摘自198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中央的报告-这是早期的官方数据,为审判四人帮时最高检察院起诉书所采用者。一般认为,实际受害死伤人数要大得多-见内蒙政府后来的报告和前内蒙古党委第二书记廷懋于1981年8月1日致黄克诚的信等文件),内蒙大乱。1969年,罗刹国重兵压境,有犯边之虞,蒙乱不利,中枢于是撤回滕中将,并将蒙东三盟就近归入东北三省(这里还有一个不便说的原因,就是蒙东在历史上曾有过联合外蒙独立出去的苗头。我去年行脚呼伦贝尔草原,了解到边界两侧巴尔虎蒙古实为族内的同族):呼伦贝尔盟的原呼纳盟部分划入黑龙江;呼伦贝尔盟的原兴安盟部分被黑、吉瓜分;哲里木盟划入吉林;昭乌达盟划入辽宁。改革开放后,又全部释放回归内蒙,恢复四盟,但其中三个逐渐被莫名其妙地改为市,有的名称也被汉化: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原哲里木盟)
赤峰市(原昭乌达盟)

插几句话。这个“市”弄得非常讨厌,和全国无数的新“市”一样,是这30多年来和经济发展同时存在的浅薄浮躁之风的一个表现,可比之于学界的“常凯申”(清华副教授王奇)、“毛昆仑”(同济副教授陆兴华)、“化学歌”(北大校长周其凤)这种令人齿冷的奇怪现象。

东北,从地图形状看,鸡颈狭窄从而显得鸡头孤悬;从文化讲,就是从清入关开始,辽东沿海地区、山东、河北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渐进的汉族移民(当然也有相对较少的移民来自河南、山西或其他地方)和当地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日俄殖民者互相影响而造就的包括语言、民俗、民风(包括疆民之风)甚至体质在内的特别的东北文化。这个渐进过程非常重要,足够的时间和迁徙距离才有机会产生一种新人-东北人。

有人(比如百度百科 )把锡林郭勒盟(市)也说成是属于东北(这样的化,东北就基本相当于伪满洲国的疆域),我觉得可有可无。锡盟相当于过去的察哈尔,是鸡的后脖子都快是后背了,而由于晋商和河北农民直接北进的关系,该区掺有较多的晋冀文化特色(比如语言),东北元素相对较弱,因为这种直接北进缺乏上述渐进过程的多民族融合,而蒙古人大体上不事农商、追逐水草,杂处深度也有限。见仁见智吧,咋整都行。

在中国,没有另外一个包含多个省区的地区,具有东北这种独特而一致的风格。从漠河到大连,从满洲里到抚远,方言、习俗高度一致,人民互相认同。

今天的东北

广义东北的历史沿革(绝大部分被俄国掠夺)

椰子
2012年3月22日于纽约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