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这个话题,加几句关于文理学院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青山 于 March 30, 2012 18:56:27:

回答: 【论坛信息】关于报考大学 由 二黑 于 March 27, 2012 22:15:47:

二黑兄, 你楼下提到,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那么选学校就有范围了,你可以帮忙的是让她瞄准那些专业上比较强的各类型学校,至于究竟什么类型的学校 (universities vs. colleges) ,自己的路自己走,让孩子自己选吧。 纸上谈兵之后,我同意面包的建议,有选择地看一下学校很要紧,设身处地的感觉(孩子对学校vibe的感觉,不是我们的)最真切。 事后可以帮孩子做post-tour分析,多方位看看孩子是否能和该校的文化溶合,四年的愉快是保证高质量学业最重要的条件。 孩子选学校可以影响她一生,祝你的孩子顺利!
关于文理学院,完全赞同一默兄的见解,加两句。 因为我的孩子是Amherst毕业的,高中毕业选学校的时候对这类学校多看了一眼。 以后他工作和读研都经历了藤校的吸引,但是最终都“跳过”而选择其他。
第一, 重复一默的话,和藤校以及有研究生院的大学相比,文理学院注重教学,教授学生比例极低。 教授质量堪称一流,从来没有研究生给上课或者几百个学生阶梯教室上大课之类的现象。 从Amherst来看,20几个学生的班级是大班,10来个人一个班级上课是常有的。 他们的教授也带来自UMass、Harvard、MIT等校的博士研究生等等,因为这些教授也都是行内精英。
第二,学费贵是一个事实,但是不要忘记,对学生助学金、奖学金最慷慨的也是这类学校。 从经济角度看(现在的话叫“性价比”),本科去一流的州立大学(如UM, UVA, UT、UI和UC的一些分校,UW, UNC, 等等)是最合算的。 其次就是私立院校(如果能争取到奖学金的话)。 当年我的理想也是让孩子本科读州立,研究生再考虑其他外州公私立学校。 可是父母的影响大概到十二三岁就基本失效了。 他一心一意要离家远远的,有什么办法。 他老爸也是少小离家千里闯天下,现如今虽时代不同,孩子心情可以理解。 自己是教书匠,深知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所以当时我们能达到的几点共识是:警惕party学校,专注找适合自己性格志趣的学校;多看看小学校,兼顾质量和奖学金两方面。 虽然孩子没有把艾姆赫斯特做early admission的学校,倒是艾姆赫斯特上赶子提早优先录取他,提供往返机票、住宿,让他去“生活”几天,和学生教师互动。 所以奖学金也不错。
非常赞同面包提到的第三点,让孩子自己决定,我们不要包揽。 说穿了,他们的生活他们自己过,好坏跟我们父母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随自己的passion,这是天字第一号大事。 等孩子到了十六七岁,我们也就是打打边鼓吹吹风,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如果基础打 好了,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还是有可能的。
第三, 所谓文理学院是贵族学校、教会学校的说法恐怕是一个误导,也许有历史渊源,但怎么听上去与民主自由格格不入。 事实上就像在任何学校一样,人以群分,纨绔子弟、自诩精英贵族的孩子各类公私立学校都有。 孩子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是不是party animal,早在小学初中就已经定型,选大学时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 可是就思想的宽容和解放而言,私立学校可能在政治上内耗少,对社会问题、历史政治更具有鲜明的态度。 Amherst 的行政和董事会用当今选举政治的尺度衡量,是绝对progressive的,譬如对前一阵坛上讲到的diversity问题,对低收入家庭的招生,对平等教育是改变社会地位的equalizer的坚持和实施方面,远比州立大学作得彻底。 (难怪极右的Rick Santorum 把大学一概称为左派的“思想灌输中心” --indoctrination centers for the left,指责科学家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是“不知所云”,等等。)
第四,赞同一默关于什么样的孩子上藤校合适的建议 — 文理学院很多毕业生都是为了给读研打下一个宽广而深厚的基础;如果孩子本科毕业就要工作,绝对选包括藤校在内的名校,校牌和(本科)校友圈子对工作前途都很重要。 还有,如果孩子绝顶聪明,就应该争取上藤校、名校。 不过要注意,忒聪明的孩子情商不一定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父母要注意每个学校特有的文化。 譬如Stanford为硅谷和华尔街提供了无数创造性人才。 进入这样的学校,天天都能感受到美国的创造精神、自由发展的无限潜力。 我侄子属智力超常型,从小就从家里书架上找父母的理论物理、数学、生物学等书籍看,从小学就不喜欢上课,特别是数理化,因为老师讲的他都懂,给父母添堵是常事,跳级、竞赛得奖也是常事。 到了Stanford 以后还是照旧,只是兴趣一下子从科学转向用科学赚钱! 能逃课就逃课,只要pass 就够了,在二年级时便向父母提出要退学作自己的科研和生意(令人吐血),好说歹说才逼着、哄着他读完了四年,大三时就开了一个三人帮(都是同校同届) 的公司,目前靠吸引风险投资,还在雄心勃勃做亿万富翁的美梦!
最后,我想说Liberal Arts 这两个字靠中文字面翻译,容易误导国人和我们这代移民,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直接来读研的,对这类小学校没有亲身经历,指导下一代就显得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假定大多数人都同意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尽关公民是否平等受益又当别论),那么 Liberal Arts Education 就是美国高等教育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美国政治制度能够不断自我更新、不断修正资本主义的弊病(使最高级阶段的帝国主义得以苟言延残喘)的根本原因。 所有的大学university/学院college都有Liberal Arts 教育,其终极目的不是职业教育(培养工程师、精算师等),而是培养在人文科学、自然和社会科学诸方面具有广阔而深刻的自由思想、能够批判性思维的独立的人。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重理轻文,这个“文” 其实也涵盖很广。 如果概括地讲,中国的教育从孔子以降,目的是造就对君臣父子、三刚五常“从善如流”的读书人(知识分子);南宋朱熹理学将教育的教化、普及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代的政治结构虽然改变了,但是教育的僵硬很大程度上还是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目的的理解方面的局限性,毕竟教育制度一定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产物和反映。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