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 于 July 04, 2001 22:28:06:
回答: 眼镜兄该换眼镜了。 由 帕帕之友, 于 July 04, 2001 01:43:16:
其一:《诗人后传》是《诗人》必然的逻辑结果。“对于这一点,伏西洛夫自己心中有数:他,只不过是个喜欢喝酒的普通男人而已”。什么样的诗使“评委会经过认真审议”,令“伏西洛夫获得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项”?难道“夫人,您见过河流吗”便足以混过去了么?评委毕竟是评委,我当时就坐在台下,唬人的东西也要真有点什么“主意”才行,所以只有一条路:拿来!恰好这时蓝精灵送来了泰戈尔那首令人砰然动心的杰作,我怎能轻易放过?除了顺水推舟的朗诵外,心中凿实独自得意了好一阵子:一切都是天作之合,“无过之亦无不及”!
其二:这“伏西洛夫”正正好好是我本人的真实写照,些许差别在于我以茶代酒而他以酒代诗。想当初,我一人散步至此,见有香片,红肠任取,益发勾得不想离去。“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古老的告诫弄得我有点不安,掏掏兜,也无珠宝在内,不“伏袭虏俘”一把别无他法。帕帕大概没有见到我是如何哗众取宠、毫不怜香惜玉、双手抡刀,双劈双竹的(否则当是我先向你兴师问罪)。于是乎毁之贬之,赞之誉之皆有,声名鹊起呀,朋友。
无奈的是这里的人们比起伏氏家乡小镇的人精明许多,或许早有古训之故吧,他们绝不要等三年便开始甄别充数之滥芋。我用“评论家与母鸡”的典故回敬,竟然不得诏准。因为“在人们眼中有名的评论家也应该写一手好作品”,我只好故作深沉,抄起太史公和三闾大夫本人,却不敢虚加一句点评 -- 那可容易露馅啊,终于筑起了“曲”折的“园”林小路屏护自己。这招见效了,我有请柬了!
最后,我使用“自揭抄袭”这种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儿,兵法上叫做以退为进。这里藏龙卧虎,高人不露相,躲过初一难逃十五,与其无穷无尽地担心不如立即自裁了断,俗语称之为“长痛不如短痛”者也。故有《自剖》一篇献丑。
话至此,帕帕可以安心了。若有误读我的读者当读懂我的心。阿门!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