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吉军 于 September 10, 2001 20:50:52:
回答: 相信他有好多话,就是不说。 由 晓阳 于 September 10, 2001 16:49:31:
看到晓阳的文章,心里涌起许多辛酸的回忆。我忘不了八年前,当我从北京赶回长春
参加英信葬礼时张阳那悲痛欲绝的情景,忘不了丹丹那幼稚的脸上显露出的不知所
措
的表情。一个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毁于一旦。
我与英信大学同窗四年,毕业后又一同工作了十一年。十多年的交往给我留下了许
多
难忘的回忆,也使我对英信的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她待
人诚恳,热情大方,无论到哪儿,都会结交许多知心的朋友。她与晓阳和我妻相处
多年
亲如姐妹。
去年回国探亲,我与妻子到殡仪馆为英信扫墓。看到英信的骨灰盒,仿佛见到其人,
许多往事历历在目,禁不住潸然泪下。看门的老头问:“你们是她的什么人?”
“同学和朋友”,我答道。“不容易啊!她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不容易!”老人又
说。
走出殡仪馆,我思绪万千,晓阳说得对,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生与死往往只在一
瞬
间。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已故之人的在天之灵早日安息,祝愿活着的人好自珍重,珍
惜
每一天,充分享受人生。
英信生前对其女儿丹丹倾注了全部的爱。如今丹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聪明
懂
事。在她的身上,她的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露出英信的影子。愿丹丹早日长大成人,
以告慰英信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