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树:《结晶──余瑞璜传》序言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转载 于 March 28, 2002 19:46:45:

在新的吉林大学组建之时,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建人,原物理系主任、教授,中科院院
士,原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瑞璜的传记《结晶──余瑞璜传》出版了。这真
是吉林大学的一件大喜事。

余瑞璜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凝聚态物理学家、国际一流的结晶学家。他一生从事
X射线结晶学、金属物理和固体理论方面的研究,60年代初他致力于固体与分子的经
验电子论研究,开拓了对固体中电子运动的新层次的认识。他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
校调整之时,离开北京清华大学,志愿到气候寒冷、生活艰苦的东北长春,创建东
北人民(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一个实力雄厚的物理系便在东
北重工业基地建成了。当时的物理系被公认为是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外最具发
展潜力、最具有吸引力的物理学基地。尤其是余瑞璜教授所在的在全国率先创办的
金属物理专业,为全国特别是东北钢铁基地输送了大批骨干人才。从吉林大学物理
系还走出了陈佳洱、宋家树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余瑞璜教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了冲击。但是即
使在逆流中,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农村插队落户的三年时间里,
在“土炕伴油灯”的困难条件下,他用手摇计算机、破算盘等比较原始的工具,写
了190多册笔记,搞出了新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这个科学成果终于在粉碎
“四人帮”之后得到了承认和应用。

余瑞璜教授的儿子余理华是吉林大学物理系“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毕业生,现在是
美国著名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中心高增益激光电子方面的专家、终身教授,也是
吉林大学的兼职教授。余理华的成才,和余瑞璜教授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是分不开
的。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在余理华当山村教师的困难条件下,余瑞璜让余
理华自学了英文、德文,读完了四大力学和量子场论等书籍,为余理华后来成为诺
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的博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余瑞璜
坚信,中国需要靠教育和科技来强国。

《结晶──余瑞璜传》一书,通过生动的故事,感人的情结,叙述了这位爱国科学
家成长的轨迹和不平常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知识、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对教育事
业的热爱。

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是余瑞璜教授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目标。从他身上体现出来
的爱国热忱、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坦坦荡荡的做人品格,是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价
的精神财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