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霍林河 于 August 19, 2002 22:38:45:
周末去图书馆,在新书架上偶然发现了一本马悦然等人编辑的《台湾二十世纪诗选》,
突然想起台湾现代诗人洛夫和他的一首诗《因为风的缘故》: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刍菊尚未全部调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当初舍妻抛子,出来闯荡,一次5元58分的电话又不能常打,工余饭后,一个人倘
徉在哈德森河畔,伴随落日余辉中随风遥坠的芦苇,轻声吟诵这首诗,曾经驱散几
多思念、几许乡愁。诗情感化、抚慰着心情,心情缓缓驱动着诗意。这是除了余光
中的《乡愁》之外,我所仅知的另外一首台湾诗歌。时过境迁,想来仍然亲切,因
此历来对台湾诗歌有几分喜欢,便把书借了回来。匆匆读了一遍,结果大失所望。
除了这两首熟悉的诗歌之外,竟然觉得没有一首可以称得上诗的。当然这多是由于
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心境所至,也许十几年前读来就不是这样,也许诗人们读来也不
是这样。但是那首题为《腹语课》的前卫诗歌,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在什么样的
心境之下、什么人才能体会它的诗意:
恶勿鼯垩寤悟钨骛芜唔坞婺痦迕垭芴
无呜误五物务雾巫舞雾屋兀午圬侮毋
(我是温柔的......)
毋侮圬午兀屋雾舞巫雾务物五误呜无
芴垭迕痦婺坞唔芜骛钨悟寤垩鼯勿恶
(我是温柔的......)
遏恶俄阿娥垩噩厄遏额扼鹅讹呃哦峨
(注:此处省略四行无意义的发“E”音的字)
(而且善良......)
真不知道该是发怒还是发笑,还是干脆“点燃一盏灯”,象发咒语一样念上一句
“我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然后把它烧掉。最有意思的是,编者在前言中竟
然用了十个段落,四整页的篇幅对其分析赞美,并得出结论说它“是一首形式与内
容完美结合的诗作,印证诗人的最终关怀是艺术。”也许这就是马悦然先生眼里的
优秀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