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小朋友 于 October 16, 2002 10:22:22:
回答: 为一了兄建言 由 虫子 于 October 16, 2002 05:12:29:
从一了的行文中,我没有看出他强调“哑巴”这个称呼和“刘先生”
这个称呼本身,而是,人们对“哑巴”的行为。试想,如果人家称呼
他“刘先生”,但是对他做以下的事情:
----------------------------------------
如:我们小的时候,在院子里玩,一看到“哑巴”过来了,大家就互相眨眨眼,明白了了,有的小孩
子就从地上捡起个小石头,说,我要打中“哑巴”的后脑勺,然后就打了。气得“哑巴”回头嗷嗷叫,
我们却高兴得直跺脚。
我没动手打过,但和他们一起跺脚。
也就在“哑巴”被打时,我听到了他的骂声:妈的。那是他说的唯一的话。但文革后,他就连这两个字
也不说了,被打了,只叫。
又比如,有人拿一块糖逗“哑巴”,说给你给你。他怀疑地看看,犹豫了一会儿后,伸出了一只手,满
脸是乞求相。可他的手刚要并上糖,那人就把糖扔到了地上,看著“哑巴”弯腰捡起来,他弯腰时,有
人还会照他屁股来一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