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花木兰 于 November 13, 2002 14:30:54:
回答: 谈谈孩子的文化课 由 NF 于 November 12, 2002 21:40:37:
有其父必有其子,怪不得你儿子的作文被表扬。:)))
输入的信息量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是一决定因素。孩子一降生,满脑袋互不相关的neurons,智力(记忆,反映,思维等复杂过程)在于neuron之间的相互作用。神经细胞的搭桥(synapses)多在降生后六个月中完成。母爱起重要作用。说来竟然eye contact非同小可(听起来好玄乎)。我家小女好奇,东看西看没问题,儿子老睡觉,就被他妈耳光打醒,睡眼惺忪地东张西望,谁知有没有用。:)))
托儿所的质量曾被统计学家们研究过,好的比在家要好,坏的比在家要坏。可怜我家儿女都在六个月就被他们狠心的妈给送出去了。几年前的费用已是一个月六七百元,花的我们咬牙切齿。更痛苦的是孩子老生病,那时真不知这样做值不值。
我们附近有很好的公立学校,重点,开第二外语,不知何人那么聪明在这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开德语。他们上了学,我们经济上才松了口气。 语言是信息输入的cable ,也是表达自己的方式。老能抓的绝对是“纲”,“纲举目张”。他们在学校混个A还不成问题。课外活动我都让他们自己选,然后就拼命做车夫,跟班。我手头一黑名单,与其他当娘的car pool,昨天一车载了五个女孩去跳舞。
信息输入要抓住时机,小孩很忙碌,心灵不总是敞开。讲道理天天讲,反复讲,是一个办法。另一种办法是抓住他们肯接受的时刻。他们问我问题,我不管干什么都放下,专心致意对付他们。
由此可见,我对我家孩子是美国式的放任自流,受到老公表扬,“They are only children once. Let them play." 我儿子则意识到他在人生的颠峰,既有乐趣和一定的自主,也没有责任。他说:“妈眯,我不要长大,不要老婆,不要女朋友。她们都是trouble,太麻烦!”我说,“我也不要你长大。”但是历史潮流不可抗拒,他们是未来,我们将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