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会所说的“跳级”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NF 于 November 20, 2002 00:03:45:

心会所说的“跳级”

纽约时报上星期发表了一篇文章(Alan B. Krueger (Princeton University), "Economic Scene: Apple Falls Close to the Tree, Even in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4, 2002. ),讲的是有产阶级的下一代所拥财产与社会平均值的关系。研究发现,80年代以前,如果父亲的财富是社会平均值的一倍,那么儿子一代的财富平均只比社会平均值高出15%,而到孙子辈就只高出2%了。按中国的说法,这叫君子之泽,三世而竭。可是在80年代以后的研究中,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父亲的财富是平均值的一倍,那么儿子一代的财富要比社会平均值高出40%。文章作者把这个变化归于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我想一定是三,四十年前,有产阶级对子女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有产阶级下一代财富优势的保持。中国移民的下一代在经济上大多都很成功,这与中国人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孩子跳级的问题,对中国家长来说可算是亦喜亦忧。

如果孩子的“跳级”问题已经摆上议事日程,这至少表明孩子的教育程度比较超前,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在教育上的需求了。但跳与不跳,所考虑的就不只是文化课的学习问题了。按以前国内的说法,孩子的成长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移民国外,看法有了很大变化。据我观察,朋友们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有以下几个基本考虑:良好的教育,健康的身心,快乐的生活。当然我想那最后一项大多是孩子们“强加”给父母的。

我认为这三项基本考虑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最后决定如何,“跳”与“不跳”,都是在均衡考虑之后,哪一方面需要家庭(包括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源,而不应该让孩子有“丢卒保车”的感觉。

文化课的学习在海外移民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中究竟有多重要?过去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的情况可是有了很大变化。爱城有一重点初中,毕业的校友大部份都是医生或律师。每年招生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结果中国人,印度人的孩子们都拼命往那个学校挤。到了80年代,学校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留出一部份名额抽签录取,以保持非中,印孩子的数额。有些中国家长非常不满意,还闹成了报纸头条新闻。记得有一个家长说,这个学校怎么可以抽签录取,难道我们将来培养医生,律师也凭抽签吗?

事过境迁,进入90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孩子尽管考上了这个学校,也决定不去。因为他们经以前在那里上学孩子们的家长介绍,知道那个学校的学生性格都很孤僻。同学之间从来都不互相帮助,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很不HAPPY。这说明有些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文化课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考虑,健康的身心,幸福的生活也很重要。

孩子是否需要跳级,跟所在的学校也很有关系。我们住的学区离大学很近,学生的来源自然很好。尽管这样,老师还是将学生分成五个组,按学习成绩进行因才施教。当然老师在慢组的教学上要花多一点时间,但快组也有足够的空间往前学。所以在考虑是否让孩子跳级之前,应该看一下,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满足孩子文化课的学习需要。

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的跳级可能是唯一保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办法。那么家长可能就要在另两个方面加以补偿,学校也应该有在这方面的心理辅导。如果需要家长花双份钱买礼物让孩子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没有人会舍不得吧。

不管我们在培养孩子上花多大的心血,孩子长大以后总是要走的。作为家长,我们只能为孩子高兴。记得彬彬在纪念他女儿幼儿园毕业的文章里翻译了一首歌的歌词,抄在下边,就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孩子、风筝》

我看著我的孩子,
就像那风筝一样。
你试图让她从地上飞起,
倾毕生之力拉著她奔向前方。
尽管你累得气喘嘘嘘,
可偶尔她还会栽下来、掉在地上。
你把她拾起,重新调整,
你期待她能够自由飞翔。
你目送她被风托起,
终于有一天她鼓起了翅膀。
她需要更长的线来飞向苍茫,
你缓缓地转动著线轴,
把线送的越来越长。
风筝啊越飞越远,
你的欢乐里也隐隐夹杂著悲伤。
过不了多久,
那美丽的小东西,就会挣断那根连接你和她的生命线,
一飞冲天,就像你期待的那样。
直到那时你才知道,
你的生命翻过了难忘的一章。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