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王安石 于 December 18, 2002 20:49:16:
回答: 再致王安石先生 由 心会 于 December 18, 2002 14:52:58:
老夫仰慕太史、昌黎二公,文风追求险拗峭拔,又喜做翻案文章,论孟尝之外,它例如,“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读孟尝君传》一篇得意处,在于“擅齐之强,得一士焉......”,然此句创意实出自昌黎公祭田横及“五百壮士”一文。按昌黎之意,所谓“五百壮士”无一人堪称“士”,不然,田横君何至于走投无路,退避于孤岛?及至田横君慷慨陈辞之际,“壮士”中无一人挺身而出,鼓动众人与敌死战而成仁,却眼睁睁看着田横自刎,又齐刷刷结果了自家性命。老夫读史至此,也每每“掩卷长叹”:“五百壮士”者,真“五百懦夫”也!“士”为知己者死,诚哉斯言!不过,也要看怎么个死法。
子瞻聪明冠绝一时,诗文书画无不精湛,老夫亦很赏识。不过子瞻聪明外露,稍显浮躁,老夫“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心会君想必耳熟能详。子瞻之《石钟山记》提倡亲身考察以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主旨不错。但他对“石鸣”的认识过程,浅尝辄止,而说话竟不留余地,自以为得到真知灼见,对他人肆意嘲笑,足见其浅薄的一面。子瞻好做文字游戏,如回文诗、嵌字诗等,展现了汉字词义之丰富、音韵之优美,亦显示其才华之卓异,然他于此道投入时间过多,耗费心力,究无大益。
心会、逍遥、无体三君,老夫目为吉坛豪俊,有真“士”风度,私引为忘年神交。老夫所不屑者,孟尝一人而已,此外并无它意。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