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阿癫 于 April 26, 2003 01:26:50:
回答: 老榆接亲记 由 阿癫 于 April 26, 2003 01:25:41:
(二)
老榆原名老渔,乃霍林河畔一直勾垂钓者也。其大智若愚,故亦称之为老愚。其圆
滑如鱼,故又别号为老鱼。但在他心目中最认同的,那还得算是“老榆”。这有他
的自传《大榆树》为证。(以下渔、鱼、愚、榆不分。)
老榆在当地也算是个识文段字的人物。虽然在那没有肚皮哪有脸皮的岁月里,也做
过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如偷土豆萝卜,但毕竟还没有颓废到斯文扫地的地步。偶尔,
他还能作出些虽不算惊天动地、却也是不同凡响的事儿来。比如,别人拉帮套赖账
不给钱,老愚却是给钱不拉帮套。当然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小英子也“退科碜
了点”,要是换一个稍有姿色点的,备不住年轻那会儿就腐败过了。
后来十月的春风,把老渔送进了方圆几百里甚至几千里内那个最著名的吉林大嚣。
在那里老鱼更是如鱼得水,才华崭露,成为系里有名的才子。“榆木可雕也。”终
于,老渔被系里那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看中,且又赢得其掌上明珠的芳心,从此吉大
“图书馆里少了一条老鱼,花阴柳下多了一对恋人。” (名人名言)
不久,老渔连升三级,先后拿下极大的啸士、唆士,又成了老教授家的乘龙快婿,
“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啊,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杀奔美国。临别时,老
渔和渔妇(又称壳鱼)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鱼凝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