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里,在这里一起回你的几个跟帖。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老椰子 于 July 22, 2003 09:32:02:

回答: 还有个问题 由 西里 于 July 21, 2003 13:57:25:

游过手指湖后,对那里的自然景观,主要是那些冰川造就的大湖、大峡,印象深刻,想写篇东西介绍一下,可是不知为什么,寄出冲洗的两卷胶卷一直没回来。没有照片说不清。后来,就顺便写了这两篇东西:《康乃尔拾零》和《易洛魁的兴衰》。

北美的印地安人被按语系分别为两大类,其民族的种类应是相当多。我文中提到的五个部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非常近似的方言,住在临近地区,搞出个同盟,法国人呼之“易魁洛”。其实,同一语系的还有休伦、萨斯魁汉纳克等,他们不是易魁洛,但和易洛魁语系相同。所以,易魁洛,狭义地说就是那五个部落,广义地说则还包含另外的民族。

许多印地安人被押送到奥克拉哈马州的印第安保留区,包括很少一部分易魁洛人。许多人在押送的路上死亡,所谓“哭泣之路”就来源于此。记得八七年刚到南卡,和一位美国朋友一起去登一座叫Table Mountain的山,山顶平如桌面,四面是碧蓝的湖水和翠绿的森林。朋友对我说:这里以前是印地安人吃饭的地方。我问他印地安人现在那里去了。他说:“We sent them to Oklahoma.”他是德裔美国人,我注意到他用了一个“We”。

美国白人和印第安人冲突的根本就是土地之争吧。白人来了,需要土地资源,冲突不可避免。美国政府以前有许多对印第安人不公平的政策,也有军事镇压。但是象易洛魁遭遇的这个大规模扫荡应是特别的事例,是战时的军事行为。如果易洛魁人不支持殖民主义英国,就不会有这个事情发生,但逃脱不了被押送到保留区的命运。许多屠杀是个人或小集体的行为。几乎每一次屠杀都有“冤冤相报”的历史根源。

冷酷和血腥之外,也有友善和温和存在。新英格兰印第安人帮助新教徒,于是有今日的感恩节;他们拯救了史密斯船长,美国人念念不忘。阅读华盛顿给苏里凡的战时通信,可以看到严酷的指令,如“全面捣毁”、“大量俘虏”,但你看不到血腥的字眼。杰佛逊总统任内的路易斯和克拉克的西部探险时,也采取安抚的友善政策。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