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刑之下,必有怨妇——德国见闻录之六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一了 于 November 15, 2004 11:00:30:

重刑之下,必有怨妇——德国见闻录之六

一了

礼拜一偷得一日闲,我和俞老师一起去游览,蔡弟兄开着车带路。他妻子和孩子也和我们一同前往。第一个目标是罗滕堡,离纽伦堡不太远,在乡间公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罗滕堡不大,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全城被一道护城墙环绕着。护城墙五里多长,两三层楼高,宽嘛,就只能容两个人并行,还得是瘦人。

登上城楼后,我们沿着护城墙往前走。城墙的石头块不大,就像农村砌的石头墙似的,全无雄伟之气象。墙头上,隔几步就有一个枪眼,枪眼也只有两个巴掌那么大。与自己以往看到的护城墙不同,这个城墙的上面有顶棚,就像农村依着山墙盖的小厦子一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3月31日,罗滕堡的市区被炮火摧毁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但战后很快就被重建起来。走在城墙上,我想起了我在辽宁北镇看到的残存的城楼,原来保存完好的古老城墙,在文化革命中被拆毁了,如今连断壁都找不到。至于北京那个雄壮的城墙,就只能在老北京的小说中梦想一段了。

从护城墙往下看,墙外,是一个小平原,没有护城河,但有几棵树。墙内,一个个民居,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金的光,也许,由于这些房屋几乎是一个连着一个,于是,那金光就成了一片,又一片。最突出的是几处教堂的尖顶,直伸向半空,好像是一个个巨大而又神秘的仰望和呼告。在这个小城中,教堂是最高的,远远就能看见。

十多分钟后,我们下了城墙,来到了一条小街。脚下的小路很窄,只能通过一辆汽车。路面是用小石头块铺的,小石头一个个都方方正正的,还没有一张扑克牌大,有的已经被磨出了青光。它们一行又一行的,排得整整齐齐。石头块之间是泥土,有的泥土中间还长出了一两棵小草。路面上没有看见一处垃圾,来往的行人和游客,也都安安静静地走过。

这古朴的气氛,也刻在了路两旁的房屋上。房子有的是用大石块垒成的,有的墙面上涂上了黄色,粉色。而窗帘,都是雪白的。最有生气的,要算窗户下挂的一盆盆海棠花,争相怒放。有的房子是小商店,卖的大都是旅游纪念品,店门明亮,没有人召唤客人。我推开一家店门,店主轻声说欢迎,面带着微笑。

我买了几张明信片。

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圣雅各布大教堂。

圣雅各布大教堂是罗滕堡市区的中心。它雄浑而又高大,我仰起脸,才看清楚塔楼的尖顶。当我的目光穿过最顶端的十字架,就看到了一片蔚蓝色的长空,有几朵白云环绕着十字架。

圣雅各布大教堂建于1311年。

走进大教堂后,我首先看到的是一根根巨大的石柱,它们排成两行,高高的,笔直地挺立着,支撑着拱形的屋顶,这一片雄浑简明而又宽广的空间,令我顿生敬畏之意,心被这人造的穹苍引向了那无际的穹苍——在九天之上的上帝。空中还有光。光是透过彩色玻璃射进来的。岁月在七彩的玻璃上涂上了一点阴影,而这薄薄的暗淡,却使得穿透它而射进来的光,变得柔和而又宁静。

教堂的正前方是唱诗班圣坛。两排豪华的唱诗班座椅,是十六世纪一个木匠制作的。圣坛上部的祭坛画,是重彩绘画雕塑的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光华四射,它是德国最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木刻雕像,构成了整个教堂的中心,凝视着耶稣,我不由自主地默念着一个字:“主”。

教堂后面的楼上,存放着举世闻名的“圣血祭坛”,整个祭坛是一个巨大的木雕,于1499至1505年制成,被赞为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祭坛中的圣物是一个镶嵌在木雕上方的十字架上的水晶石球,据说球里装着耶稣的三滴血。在中世纪,无数的朝拜者,千辛万苦地来这里朝拜;眼下,一个旅游团正坐在这里的椅子上,听导游讲解。

“圣血祭坛”的中心画面是木雕——最后的晚餐。令我十分惊异的是:画面的中心不是耶稣,而是叛徒犹大。他手握着钱袋斜对着耶稣,耶稣正分给他一块面包。我仿佛听到耶稣那句著名的话:“你们之中的一个将要出卖我”。

谁出卖了耶稣?

画面上门徒的脸各不相同,但都充满了困惑,惊恐和愤怒。

他是谁?我默默地问自己,我知道那答案:我自己。我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个叛徒。

抚摸着大教堂的大石头时,我的心很沉重。无意中,我看到了游人刻下的一个小小的符号:纳粹党党旗。

走出圣雅各布大教堂后,漫步穿过市政厅广场,我们到了城堡街,参观欧洲唯一的犯罪博物馆。是官府在犯罪,还是民众犯罪,还是兼而有之,我不知道怎么说好。

犯罪博物馆是一个四层小楼,展示了欧洲一千多年的犯罪和刑罚的历史,从中世纪直到十九世纪。

从大教堂到犯罪博物馆,好像从天堂堕入了地狱。

我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各种不同的刑具,看了心里直发毛。有一个是用生铁铸成的大椅子,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钉子,人坐上不久,就会鲜血直流。介绍说,这是供审讯女巫时使用的。很难想象,坐在那上面的弱女子,哪一个能够不去招供。抓女巫,并对她们大肆迫害,这是基督教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有个刑具是一个大笼子,可以把人整个装进去,然后,封好,用一个大吊杆把笼子沉到水塘里,过一会儿,再拽出来,问你,招,还不是不招?不招,就再沉下去。

砍头的大斧子,好像吸足了血,阴冷。有一种凳子,好像是老虎凳。还有一个东西,我初看时以为是磨具,供劳改犯干活用的。一读解说才知道,原来那是专门用来往罪犯的手上打字的,手放在磨板下,一压,字就刻在了肉皮上。想起了林冲的悲叹:两行金印,把我的清白玷污了。

还陈列了许多几百年前印的书,有的是法律书,有的书教人怎么给犯人上刑,逼供。还有的犯人的供词。不知道这些供词是被如何严刑拷打之后才写出来的。

贞操带,以往只在书中听说过,今天我亲眼看见了,而且是三个。所谓贞操带,其实就是妇女的短裤,就像当代最性感的女性内裤一样,贞操带也是凡能省去的地方都省了,只不过这两三条带是用薄薄的铜做成的,还有两把小锁头。据介绍,贞操带的使用权似乎是已婚妇女的专利,或者是当丈夫出远门时,或者是自己经过一个特别淫乱的地区时,才被要求使用这专利。

为了所谓的维护社会道德,对于一些道德上的过失,也有刑具伺候。有一种处女的铁袍,好像是一个沉甸甸的小大衣,是为通奸的妇女和未婚就发生性关系的少女预备的,要穿着它站在大街口上。对粗鲁下流的男人的惩罚,则是戴上一个像驴脸的面具,爱传瞎话的女子的面具上,则有一根长长的舌头。两个女人若爱吵架,则有一个长长的夹板,把两个人的头夹在一起,相距不过一巴掌。

用严刑惩罚不违背法律的不道德现象,真是恐怖!

免于恐怖的自由。

时间很短,无法一一细看,比如,对待不同政治见解和不同信仰的人,如何“大刑伺候”的刑具,我就没有看到许多。但单单那一把铁椅子,就已经足够我心惊了。

走出这个刑具馆,看到外面清澈的蓝天,感觉真好。

但不一会儿后,不知道怎么地了,竟然想到了巴金先生多年前的一个提议:建立文革纪念馆。于是,心又沉重起来。


2004.11.12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