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可可西里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新民 于 November 30, 2004 16:29:44: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壮怀激烈。苍穹大地,雄鹰流沙,一盏摇曳的灯火,一场铺天盖地的暴风雪,小伙子被流沙吞没的无影无踪,主人公倒下地那么无声无息,,,。一种说不出的悲情和悲壮笼罩着,这就是不久前看的电影《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1985年,在可可西里地区开始了偷猎藏羚羊的活动。几年之内,偷猎活动使藏羚羊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一伙伙贪婪的偷猎人枪声下,无辜的藏羚羊成群的倒下;在剥皮人一双双灵巧的手下,藏羚羊皮肉分家。谁管它们男女老幼是不是产羔期!

后来成立了一个保护藏羚羊反猎队。反猎队员们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和凶残的罪犯,他们没有活动经费,甚至发不出工资,收缴的皮子要上缴,受伤看病维修给养自己集资。就在他们失去一个同伴后,一个记者从北京来采访他们。他观看了恐怖的“天葬“后和他们出征巡山。故事就这样展开了,流沙,暴风雪,罪恶的子弹,最后有的巡山的同伴们没有活着出来,包括队长。

随着记者的镜头和视野,我们看到了3年来独自一人守在要塞边帐篷中的队员,由于这个孤单的帐篷,偷猎人不敢从这里通过。我们看到了虽然蓬头垢面,但欢乐开朗的队员的饭前那粗犷的舞姿,真正的藏族舞蹈,跳得真好!当然,我们又看到了一幕幕的残忍血腥的场面,不由得憎恨这些残忍而贪婪的人。可千辛万苦真抓到了,见到了几个剥皮的人,觉得他们也是一些严寒风雪中奔波卖命的普通人,尤其是那个年老的父亲,看上去就象我们大家的一个老邻居,并不是脸谱化的让人憎恨,这也是电影既打动人又让人难过的地方。

第二个光盘效果不好,断断续续,看的连那个送战友回驻地看病的小伙子叫什么都没记住,可永远忘不了他。他舍生忘死地把战友送回驻地后,只剩下了敲打的力气。头枕砖头休息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友。剩下的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符合人性,谁能指责一个热血奔腾的青年躺在自己心爱女人的怀里?!梦醒后女友离他而去。他也令人惋惜地在追赶战友的途中地被流沙吞没,无助而难过。“我是隔壁滩上的流沙,,,把我带到地角天涯”。要真是象歌中这样唱的就好了,掀一阵狂风,把陷入小伙子的流沙吹到地角天涯?

最后,兄长般的队长倒在了风雪交加的雪山。在苍茫的天幕下,又一个天葬就要开始,,,。雄鹰在我的眼里成了怪物。

后来,那个记者回北京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报导。再后来,青海成立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藏羚羊的数目有所回升。

这些年看烦了那些生怕观众看不懂喋喋说个不休的电影,听腻了电视连续剧中令人喷饭的胡言乱语,《可可西里》是个少见的尊重观众智力的电影。一个沉默寡言的队长(主角)给我带来那么大的好感。看着他,不知为什么心中竟然唱起了“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偶而相对饮几盅”。记得当年听过一个日本人唱的《北国之春》,他唱他的日语,我心中想我的的中文,那是极其动人心弦浑厚的男声,(和20多年后的杨洪基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可有一比。)如今一个藏族人使我想起了那久违了的歌声,世间的人和事就这么相通。本来看完电影后没打算写什么,但2个星期过去了,仍然对那张父兄般的面孔和那盏摇曳的灯火难以释怀,难忘可可西里。昨晚坐在计算机前敲出了以上的观后感。

希望有机会能在电影院里好好看一遍。

11/29/04

顺祝长春的燕子好,谢谢你的问候!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