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几个日本遗孤的亲属,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琉璃猫 于 March 27, 2005 00:16:23:

回答: 想起一桩往事 由 麦子 于 March 26, 2005 18:44:30:

生活的并不是很如意,也许日本政府给的安家费不够“大笔”吧?:))

简单地语言训练之后,他们同当地人一样要打工胡口,由于大部分遗孤和他们的第二代来自农村,知识文化水平不足,因而仍在日本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卡车司机等),尽管有血缘的关系,但不同的文化成长背景使许多日本人也并不认同他们身份,还把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归结到中国人的习惯之中。

不仅如此,一些遗孤的第二代(年轻的父母)或受遗孤父母(公婆)的灌输,或自己急于摆脱中国的关系,在家中以日语对话来启蒙幼小的孩子。但由于年轻的父母们自己都没有掌握好这门“外”语,结果导致孩子到了开口的年龄还不会说话,因而被诊断为“智力发育有问题。”,进而给接触他们的日本人感觉是中国人的智力和生活习惯有问题。。。。

在我所接触的5家遗孤(第二代)中,有3家属于这种情况。我曾为两家孩子接受市保健医的调查义务进行翻译。记得其中一家母亲在被问“孩子每天吃几顿饭?”时,答曰“一顿”。随即护士就问我“你们中国人每天就吃一顿饭吗?”

我感觉一些日本遗孤骨子里已经渗透了中国人的思维,生活上他们想要向日本人看齐,观念上又无法与他们等同。说不定你说的那个“中文系的小姑娘”也还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表态呢!

周末愉快!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