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20:25:
回答: 南越行:说明 由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03:30:
(十)西贡河
晚上七点半,我们出发到西贡河边看夜景。河岸离旅馆也就一百多米,岸边有一条宽马路,没有红绿灯。在这里,我们见识了摩托车阵的最雄伟的阵势:整个马路就象一个巨浪翻滚的河流,轰隆隆地怒吼着,奔流向前。少数的汽车被裹在摩托车中,象是被激浪推动的几叶扁舟。我们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就是过不去。后来,来了一个救星-一个小伙子走过来,毫不犹豫地走进车流。我们紧随其后,亦步亦趋。所有邻近的摩托车都巧妙地饶过了我们。
河岸边的椅子上窝着一对对情侣,绞在一起缠绵。河里靠岸,有一些灯火辉煌的大船,正准备载客游河。我们被拉客的伙计拉来拉去,最后选定了“西贡号”,该船有越南国旗的印记,估计是国营的。后来得知,“西贡号”是这个码头上唯一的一艘国营游船,其他的都是各路资本家的。
事实上,越南在全国统一后,经济上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道路。结果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短缺,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而新的战争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后越南所彻底倒向和完全依赖的前苏联,也由于自顾不暇,大幅度削减财政援助。被剥夺了财富和遭受歧视、迫害的华裔(当时,华人的人数虽少,手里却持有较大经济比重)和其他一些越南人(包括前南方政权的军政人员、工商业者和其他对继续在越南生活完全失去信心的人),共约400万,投身怒海。饥渴、疾病、台风和比这些更凶猛的海盗夺去了这些人中的一半人的生命,世界为之震撼!此时的越南,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沿。事极则变。1986年底,新领导人开始确立以经济改革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并逐步推行“新经济政策”,改革经济体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出现出了资本家和劳动阶层的分化。
“西贡号”8:30起锚。大家坐下来点些酒菜,享受河面上相对凉爽一些的空气,欣赏两岸的夜景。这里是这个都市的中心,是在仍然缺乏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西贡市特别地耸立起来的一块。对着河面,是五光十色的高大的广告看板,我感觉到有点儿类似我在1992年看到的广州的珠江两岸。
船上绝大多数乘客是外国游客。那些正宗的洋人可能对船上的菜单比我们还不在行,他们就点些啤酒、饮料之类,小吃不多。也有大吃大喝的。邻座是一帮越南人夹杂两个白人在吃火锅,和国人一样,什么都涮,热气腾腾的。我们点的是:海参炖猪蹄筋一沙锅(下面有炭火不断加热),凉拌蔬菜一盘,333牌本地产啤酒两罐,柠檬水一杯。收费198,660盾(约12.65美元),其中包括乘船费每人7,000盾(约0.45美元)。
船上还有歌唱表演,唱的几乎全是中国流行歌曲。对船上的绝大多数乘客的洋人来说,邓丽君的歌和我们以后经常在街上或车上听到的、只能听懂一个词的歌“撒一岗(西贡)。。。”都是一回事。不过,前者对我们来说,就感觉特别亲切了。
船游走一个小时,转回到起点。
再次穿越摩托车流。这次我们是混在一个美国来的旅游团里,在他们的导游的带领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