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22:10:
回答: 南越行:说明 由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03:30:
(八)邮电局
后来,我们转来转去找华航在西贡的办事处。找到后,在里面慢慢地办理回程机票和座位的确认手续,主要是为了享受那里的空调。等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我们觉得还是要到教堂和邮局那里去,就又一头冲进了街头的热浪中。
一个卖椰子的老婆婆拦住我们,伸出两个手指。“二”,“二”什么呢?她随即从口袋里取出一张10,000盾的钞票,再伸出两个手指。原来是20,000盾(约1.27美元)。我给了她20,000盾,她非常麻利地拿起小砍刀,咔嚓、咔嚓几下把椰子砍出一个小洞,塞进一个吸管。我用手指指椰婆,也伸出两个手指,表示应该给两个。这时另一位也是卖椰子的女人大声地说着什么赶了过来。可能是竞争者吧?老婆婆迅速地又处理了一个椰子递给了我们,把我们打发了。敢情一个椰子20,000最好,两个椰子20,000也行。我们后来发现,掏出钞票配以伸出手指来表示价格的方法在卖主和游客间是最常用的,也非常有效。
椰子汁虽然不够凉,但是非常解渴。
老资格的邮电局(Dun Dien T.P.)坐落在圣母大教堂前面的广场的左侧,建立于1886到1891年间,相信就是1897年文格德买了一张邮票的那个。当年,在走进大门之后,文上尉发现大厅过于高大,而当时里面又空无一人,无法相信这是个邮局,以为是自己读错了法文而错进了一家歌剧院什么的。但当他带着疑虑敲开了有挡板的窗口后,却真的买到了一张邮票。
邮局有浓厚的法国情调。正面的墙上有一些类似希腊神话人物的浮雕,大门洞开,里面的一切都是绿黄白相间,线条明晰,拱形的屋顶举架非常高,大厅非常宽阔,三面柜台,堵头的墙上高挂着胡志明的巨幅画像,地砖上是精细的花纹,门边有打电话的小亭子,电话亭边有一幅据说是当年由法国人手绘的旧西贡地图,大厅中间的长条桌上摆着浆糊盒子。只看不邮的游人到处走动拍照。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在悬挂在头顶的老式电扇下工作,对游人则视若无睹。
从这里既可以寄信、寄包裹也可以打电话、拍电报看,越南仍然是邮政、电信合一的。
现阶段的越南的电信事业显然是相当落后的,这一点我们在纽约就有体会。我们当时曾用电话卡给东都旅馆等打电话,知道了一是电话费昂贵,二是线路质量相当差。我们在越南的整个停留期间,由于没有必要,从来没有用过电话,除了从旅馆的房间打到服务台。街上没见有共用电话亭,只在有的店铺的窗口见过由人收费的电话机供行人使用。有人使用手机,但非常少。
不到半天的时间,我们利用得非常充分,完成了足够多的项目。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开始寻找吃饭的地方了。街头的小吃不太敢试,就是敢也怕看不懂,叫不明白。大型的越式餐馆也有叫不明白的问题。身心俱疲,还是找个省事的地方对付吧。正商议着,迎面看见在二征夫人路和一条横街的交口的街角上有一座大酒楼,牌匾上写着:大庆海鲜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