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27:52:
回答: 南越行:说明 由 老椰子 于 July 13, 2005 10:03:30:
(二)到西贡
候机楼有冷气。我们过海关,取行李,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海关人员着绿色制服,每个窗口两个人一起工作。过海关要填两份表格,其中的一份,盖章后交由自己保留,出海关的时候要用,在中间住旅馆时也要和护照一起交给旅馆,直到离开旅馆前才和护照一起还给你。
当我们这些旅客稀稀拉拉地走出大厅(当时可能只有我们这一个到达的班机)时,骄阳之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半圆圈形的人群,层层迭迭,前排的人都坐在地上,半圆的弧线中点处开一个口子。所有的接机的人都集中在这里。
我们在人们冷静的注视下走出人圈,迎头撞上一群拉客的出租汽车司机,全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制服,有各种标志。我们从网上见到的“要找有机场标志的出租车”的建议没有用了-什么是机场标志啊?好歹从司机们的包围下脱了身,我们在稍远一点儿的马路牙子上站定冷眼旁观,希望读懂这个场面。几个不甘心的司机则在附近密切注视我们。
气温摄氏36度,我们开始滴滴答答地流汗。
由于大厅前的广场不小,下飞机的旅客稀稀拉拉,有的又径直乘接机的私车而去,该怎么做,我们没有什么例子可以仿效。椰婆不断重复:“再看看,再看看。”
我后来看到有一处汽车在一辆接一辆地排队,觉得比较正经,就走了过去,沿途不免要不断地摇手挡开其他冲过来拦截的司机。
我把要去的旅馆的地图拿给开车的小伙子看。他伸出五个手指:“Five”,五美元的意思,和我们以前听说的价格相去不远。
就Five吧。上车之后,我看见他的车上有里程表,就试图问他为什么不按表收费?但我是徒劳的。他只用一句英语回答我的所有问题:“I don't understand you”,说不懂我的话。我从后来的经验知道,他不是故意搪塞。我们所遇到的汽车司机、旅馆工作人员等,做的多是涉及外国客人的事,绝大多数却一点儿英语也不能讲,给生意带来不便。越南的旅游事业应该算是刚刚起步,这一方面有待提高。当然,话说回来,是我们到人家的国家去,我们不懂人家的语言,应该首先算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时值中午,正是午休下班的时候。满街的摩托车呼噜噜地滚动,汽车则相对非常少,夹杂在摩托车中间。一个500多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有100多万辆摩托车,真是不可思议!这是西贡和其他一些越南城市的著名特色。我们还看到,大多数的女性和极少数男性都把眼睛以下的脸部用布巾(注意:不是纱巾)裹住(有的干脆就戴个普通的大口罩),头戴遮阳帽,只剩下一双眼睛。应是为了防晒养颜吧?越南人尚白,不愿意被太阳把脸晒黑。不过,我觉得一定很闷热。
西贡有12个编号的区,从1到12,组成城区;另有7个有名字的区-新平(Tan Binh)、新富(Tan Phu)、平盛(Binh Thanh)、富润(Phu Nhuan)、首德(Thu Duc)、旧邑(Go Vap)、平新(Binh Tan)-组成郊区;还辖有5个县-芽皮(Nha Be)、芹耶(Can Gio)、庄鹏(Hoc Mon)、古芝(Cu Chi)、平政(Binh Chanh)。12个编号的区中的第5区比较特别,既有编号又有名字,叫堤岸(Cho Lon),为华埠,即我们的国人的聚集地。梁家辉和那个英国小姑娘激情大胆地演出床戏连连的《情人》,就是讲的一个在法国殖民时期发生在堤岸的故事。家辉由此获得“美臀大众情人”的称号。越南现有8,000多万人口,华人100万左右。如果没有当年的驱逐行为,华人应该还要多些。
越南统一后把西贡改为胡志明市(Thanh pho Ho Chi Minh,Ho Chi Minh City),在正式文件上,只称胡志明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交替使用这两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