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父(三) - 摘自叶蝉贞所著《怀乡集》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湘江北去 于 October 21, 2006 11:57:05:

回答: 祖 父(二) - 摘自叶蝉贞所著《怀乡集》 由 湘江北去 于 October 19, 2006 20:54:45:

(三)

祖父终生不与闻政治,但对父亲和大哥的献身革命,却寄予无限期望与鼓励。据说
当年蔡松坡先生在云南起义,父亲驻节衡阳,首先通电响应,那一纸响应讨袁的电
文,便是祖父的手笔。祖父从不谈论阶级,更没有想到要斗争。但他却是一个真正
没有阶级观念,重视人类自由平等的人。他用一种示范教育,不让家人养成一种使
唤人奴役人的习惯。他自己也从不叫佣人为他添饭、打扇等。我家乡居,离城有二
十华里,无现代交通设备。哥哥们进城,或往各处探亲访友时,总是骑马,不让他
们作轿。祖父训诫他们说:“这些故乡兄弟,都是和你们一块儿玩,一块儿长大的。
只因环境不同,职业有别,他们能够走,难道你们年纪轻轻,好意思坐在人家肩上,
让人家抬著走么?”

记得某一年冬夜,那时我家住在长沙。长沙的古老房屋,既高且大,一连数进,我家
住在最后一进,静如古庙,市声不闻。我因想吃油炸豆腐,便叫小婢莲香,到头门
去等候叫卖的人,(莲香是我妹妹的广东籍干妈送给我家的,后由我母亲收为养女。)
恰值祖父由朋友家饮酒回来,见莲香在风中瑟瑟缩缩地走,查问之下,才知是我作
怪。於是祖父把她带进来,叫她坐在火炉旁去烤,用责备的眼光,望了我半天,才
沉重地说:“孩子!你为了想吃几块臭豆腐,却让别的孩子喝半天西北风,冷个半
死,对吗?”我自知理屈,不敢作声。他又引用陶渊明家书中的:“……此亦人子
也,宜删视之。……”的道理,大大的,训诫了我一番。他这一番话,和说话时态
度严肃,给我的印象极深,也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态度。

我小时多病,因此得到祖父更多的偏爱。记得十四岁时,曾因病休学在家,静养半
年之久。日长无事,祖父也常教我读点诗文,或出题要我写点什么。大概因为身体
弱,感情也特别脆弱。不但读到李密陈情表,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及李陵答苏武
书等,要掩书呜咽,不能自己。就是听祖父讲历史故事,讲到伍子胥过昭关,一夜
白发时,也会感怀身世,凄然落泪。写出来的东西,也多无病呻吟之作。祖父认为
少小多愁,总非福徵,大为不乐。於是,改变方针,将他的藏书楼,下了一把大锁。
尽量引导我接触自然,希望藉自然的力量,来培养我生命的活力。他常带我到田野
散步,池畔观鱼,……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确,在祖父的潜移默化中,我渐渐学会
了静静的坐著,看粉蝶穿花,闲云往返;听江声澎湃,鸟语呢喃,与物同乐,以消
永昼。再也不因久病不愈,而百感俱生了。

祖父又常陪我下围棋,知我好胜,故意把我当作劲敌,每当我放下一个子,便吃掉他
一大块时。祖父总是搔首抓耳,表演大伤脑筋的样子。我当时真以为自己能和祖父
一较高下,不免沾沾自喜。开始,祖母认为围棋伤脑力,深怪祖父只顾自己消遣,
全不顾及我的健康。及见我小胜一盘之后,不特精神大振,饭量也因而增加时,便
不再反对。有时见我恹恹无生气的样子,还要提醒祖父:“这样好的天气,你们为
什么不到院子里去下盘棋呀?”

祖父爱迟眠,每晚他临睡前,总要上楼到我房里看看。睡梦朦胧中,我常听到祖父
轻声唤我,没有听到我的回答,有轻轻为我关好窗户,将气窗开一点缝儿,带上房
门,轻轻地,一步一步下楼,……可怜的老人,他深知我胆怯而糊涂,深怕我在睡
梦中,又为风雨所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