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愚人 于 March 20, 2007 01:12:24:
回答: 从资源环境和文化两个方面我都不喜欢“现代化”社会 由 霍林河 于 March 19, 2007 22:18:58:
人性永不满足,古代哲学家其实看穿人性的实质。为什么重农社会要抑商?就是怕把人的欲望挑起来满足不了当时的生产力,不但满足不了,而且造成商人阶级成为社会最骄奢的人,引起社会矛盾,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以致文明葬送掉。这在中外中古农业社会里都可看出来,中国的“为富不仁”,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都反映了社会对商业的抑制。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再有钱在县官老爷面前都得下跪,读书人只要有秀才功名,便可以在官面前不跪,哪怕他穷得响叮当。甚至县官(至少是清官吧)在判案的时候,往往偏袒穷人、农民,即使富人、商人有理,可我们解放后的历史书却把古代所谓“封建社会”说成是县官尽站在富人、商人一边。以前我们理解,这古人没有想到,只有重商,才能使社会进步,才能在市场的推动下创造更多的财富,于是大家才都能活得更好,虽然不是全部活得好,套句小平同志的话,叫做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马列主义来了,说是要社会均富,结果发现人浮于事,磨洋工,生产调动不起来,这是事实。而且的而且,为了压制一部分能量大的人,就必须使用专制手段,搞政治运动整人,很残酷,目的是使计划经济强制下去。后来搞不下去了,于是眼睛再往西方望,不错!西方用民主自由调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突飞猛进。当然,要调动积极性,就得更平等,更自由,更民主(我认为民主自由不是绝对意义,在每个社会都有,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比如两宋社会,只不过西方最多),但是马列主义(如他们声称的共产主义社会)者和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都没有看见,新时代,不管是现在的西方社会也好,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好,其自由平等都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消耗上面,而且越平等,越自由,其占有自然资源越多。所谓调动积极性,本质上就是调动社会成员攫取地球资源与恢复的速度!所谓自由主义,就是自由地(当然是在法律许可下的自由)促进占有自然资源的欲望,于是我们看见当代所谓启蒙主义大师们,浅薄的文学家们,个个讴歌人性,殊不知人性中的欲望是不能随便讴歌的,犹如潘多拉的盒子不能随便打开,打开以后就是人欲横流,我们现在已经在后冷战以后的时代看见端倪了。更可怕的事情是,正当中外一致颂扬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之际,突然间发现:地球资源快不够了!这是自十九世纪以来左右学术大师们都没有洞悉的人类危机。这个资源不仅是化石能源,也包括一切不可再生的矿物、生物资源。如果说,由于古代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科学技术,在难以解决当时人口暴涨的情况下,以战争来消灭过剩的人口,以鲜血遍野和白骨弃平原的惨象使土地生态得到暂时的喘息,则今天已经不可能用局部的饥荒和战争来解决这样的危机,因为那时主要还是消耗的可再生资源,而现在则消耗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于是我们看见,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以自由和民主达到了人类社会空前的政治平等和个人自由,也最大限度地消耗了地球的老本,或者说,自由平等是靠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消耗换来的,对目前的科学技术也应这样认识。反过来说,当全球的资源快要耗尽时,必然出现人类大批死亡,必然有所谓民主政府限制个人消耗资源的量,因为人性成了天理,所以必须强制执行,于是民主自由不复存在,尽管其政治喉舌还照样鼓吹其自由,标榜民主。
我经常叹息中国现在的右派学术界以西方为准绳,而看不到历史的实质,殊不知人家西方化政治家在最近二十年间已经洞悉各种原委,正在未雨绸缪,只是放些自由民主口号出来糊弄后进国家,糊弄中国自由主义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