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一种生命形式”这种结论小鲸打死不能去推,嘿嘿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黑鲸 于 January 29, 2008 03:43:45:

回答: 喝!挺有学问地嘛! 由 黑汉 于 January 28, 2008 17:20:31:

首先要提出一点质疑,关于逻辑本身。似乎,逻辑更强调一种推理、论证的过程,而并非在结果。如果缺少一系列的论证过程,而仅仅通过一个前提而得出结论,这样的逻辑似乎讲起来有些牵强,嘿嘿。

据个例子,在我们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论证各种定理。如果我们直接给出结论:该定理成立,判卷老师是不会给分的。但是,即便结论错了,而论证过程没问题,却会得到大部分的得分。这,仅仅是我们中学数学课上的小例子:) 仁兄给出一个前提,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说这是无懈可击的逻辑,是不是和小鲸的例子有些接近呢?

更加牵强的是,凭借这样一个(前提 加 结论),而要小鲸推一个相反的结论,有些强人所难阿,真的有欺负小女孩儿倾向,嘿嘿。(这个马甲,兄长要藏好,千万别被人翻出来!)

[大前提:所有生命形式维持生存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能量。
小前提:人维持生存需要从外界摄取能量,
结论:所以,人是一种生命形式。]

关于生命的定义很广泛,仅仅生物领域,就存在着自养生物和异样生物。而来自外界的能量,如果不加限定的话,也存在着很多漏洞,那么论证起来就要顾及方方面面才成,显然兄长疏忽了。话题回到生命形式,这个话题说得太大了,呵呵。有些学者认为,石灰岩、珊瑚礁的生长也可以归纳为一种生命形式,这又该如何去解释呢?如果说兄长的前提本身就是错的:)

还有一个问题,兄长仅仅给出一些名词,比方说“生命形式”、“外界”、“能量”,而没有给出具体的感念,这也是一个很致命的漏洞,在语言学领域。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用来表达一定内涵、意义、或者。。。的符号,人类可以定义生命,也可以用“死亡”这个符号来取代“生命”这个符号,符号本身没有意义。兄长没有加以限定,而假设所有人都以同一标准来认同您给出的这一系列名词,或者说符号,不严谨啊!给个语言学方面的例子:挪威语中的早餐,在丹麦语中是午餐的意思,单词的拼写和发音是一样的。如果兄长到了丹麦,非要说人家的午餐是早餐,这可如何是好呢?最好,兄长说“早上吃的”,而不是挪威语中“早餐”这个单词,或者说符号。在不同的地方/场景,相同的符号/词汇意义不同... 兄长明白小鲸要说的是什么吧?

这个命题,前提就不能说正确,所以小鲸拒绝推理下去,嘿嘿。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