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小沙 于 March 02, 2008 19:09:54:
前几天看熊伟的文章,他说:爱因斯坦等虽然不是职业哲学家,但他们是真正意义
上的哲学家,因为他们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深要为然
科学有自己的系统化,低于哲学,更不能检验宗教。不可能什么都符合科学的规范。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法既不唯心,也不唯物;既是唯心,也是唯物。这种说法,按
科学的逻辑,很难被接受。A 怎么能既是B、又不是B呢?说冰既是水又不是水,虽
然也可以,那得有特殊的内涵,‘是’指分子,‘不是’指固态。但这与佛法还不
同,这个例子毕竟还是在名相里转悠
科学的局限性,一般不是指误差或尚未完善,而是科学本身的缺陷。就像一年生的
植物,种到四季如春的地方,也不会变为常年生,本性所致。科学能揭示客观规律,
但是,在观察测量中,以微观为例,人和仪器的因素已经干扰了研究对象,那它还
是绝对客观的吗?
玻尔坚信量子理论抓住了自然的本质。科学抓住了自然的本质了吗?人们至今还在
寻找能够统一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科学中有一些佯谬、很多矛盾,但科
学家们也很厉害,人家会互补原理。许多人认为,戈革的‘互补原理’是最好的中
文表述,抄在这里:
【互补原理】
设有一种理论T(例如量子力学),满足下列的条件:
(1)T包含着同一研究对象(例如光)的两种不同的描述D1(例如波动描述)和
D2(例如光子描述,即粒子描述);
(2)D1和D2涉及相同的研究领域U(例如微观现象的领域);
(3)只取一种,不论是D1还是D2,并不能全面地说明领域U中有关该研究对象的
一切现象;
(4)D1和D2是互斥的,它们并不能统一成同一种“图景”;就是说,如果人们试
图把它们结合成同一种描述,就必然得出矛盾的结果;
(5)结合不同的具体条件而分别使用D1和D2,就能包举无遗地说明U中的一切现
象。
这时,理论T就叫做具有互补的诠释,而D1和D2就叫做彼此互补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