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艺术】读梦冬小说《化石》有感兼简评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西太进士 于 April 01, 2011 17:06:55:

读梦冬小说《化石》有感兼简评 by 西太进士

作者把她的小说终于都抖落出来了,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波澜,更没有如今小说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男女自然情感的冲动,令人有些。。。。。。意外。:))

这是描写一个纯真年代中一对纯情少年之间的一段纯洁的情感微澜的故事,用《化石》作为小说的名字,现在看来,用意深远。也许,这是作者在追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已经封存在记忆化石中的一段情感一个故事;:)也许,作者想借此表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自己仍对真情和纯情的留恋和向往;也许,二者兼而有之,那就留待给读者自己品味想象吧。:))

细细读来,小说语言简炼质朴,但读起来有言尽而意不尽之感,令人回味无穷;故事情节虽简单平淡,但寓意深而隽永,令人思绪绵绵。尤其离别、相送两段,写得最为动人,也是整篇小说中最见功力之处。

最喜欢宋与叶校门外水塘边离别和叶回城时宋清晨相送这两段。这也不奇怪,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除了男女爱情外,最适合表达人性爱冤情愁情感的时候和场合,也许就数离别相送,作者亦不例外。:))

宋庄村头冬日昏,斜阳覆照离别人。青石倒映水波静,君留此地我向城。:))

叶与宋不同的背景,注定他们要离别。而离别这一段,作者通过短短的对话以及化石相赠突然出现的情节,配以冬日黄昏夕阳景色的烘托,读起来十分感人,有诗意亦有画意,甚至有点儿心中缠绵的感觉。:)虽然古人云:“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但感觉作者把握得恰到好处,寥寥数笔,嘎然而止,有意犹未尽之妙。而叶馨庄严许诺时泪水潜然而下,则是整个一段甚至可说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处,把两年来叶与宋从相遇到相别的整个情感变化过程,尽显于泪水无声之中。本进士读到此处有感曰:情纯意真,眉长鬓青时,相遇黄尘路。小村寒风凋树,水塘边,夕阳里,离别处,泪滴香腮无数。:))

相送一段,也是整篇中最精彩的一段。与离别赠物那段相对照,景色上,一个是黄昏,一个是清晨,气氛上,一个是伤感,一个是乐观。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手法,试图表达一种小说中人物(也许是作者本人:))对值得记忆的过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关于这部分,戈壁诗情的点评,准确而到位,把我其余想说的都给说了,我就不再狗尾续貂了。:)特别赞同他最后赞赏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描写手法来描述相送时情景的评论。想想也是,如果让少年宋正义故作深沉呆呆地站在那里,脸上带这一片戈壁的荒凉,那真就有点儿不合适了。还好作者没有陷于俗套。:))

读完整篇小说,忽然感觉整个小说的情节和意境,可以用苏轼的一首《恨别》来概括,不过得改几个字,以应场景: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长眉青鬓,和泪折残红。为问寒风馀几许,情纵在,与谁同。

(苏轼的原词在网上一钩就能找到,我就不引原词了。:))

最后的一小节也很有味道。很多很多年后,叶馨回到故地,感叹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也为宋正义的“成功”欣慰,但她没有去找宋正义。为什么,作者没有写。也许,叶馨自己早已有了自己的感情归宿;也许,她不想再去搅起宋正义的感情波澜;也许。。。,也许什么原因都没有,恰如古人词中描述的:“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但我觉得正是不见,却为小说留下了淡淡而悠长的余韵。。。。。。

各位周五!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